夏日二首

· 朱熹
夏景已逾半,林阴方澹然。 鸣蝉咽馀响,池荷竞华鲜。 抱痾守穷庐,释志趣幽禅。 即此穷日夕,宁为外务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夏景:夏天的景色。
  • 逾半:已经过了一半。
  • 林阴:树林中的阴凉处。
  • 澹然:宁静、淡泊的样子。
  • 鸣蝉:夏天常见的昆虫,蝉的一种。
  • 咽馀响:发出断续的声音,余音未尽。
  • 池荷:池塘里的荷花。
  • 竞华鲜:争相绽放出鲜艳的花朵。
  • 抱痾:患病,抱病。
  • 穷庐:简陋的房屋,这里指自己的居所。
  • 释志:放下心志,超脱世俗。
  • 幽禅:深沉的禅意,佛教修行中的静思。
  • 穷日夕:漫长的白天和夜晚。
  • :宁愿。
  • 外务:外界的事务,俗事。

翻译

夏天的景色已经过了大半,林间的阴凉之地显得格外宁静。蝉儿发出断断续续的叫声,池塘里的荷花正竞相绽放出鲜艳的色彩。尽管身患疾病,我还是坚守在这简陋的屋子里,放下俗世的忧虑,沉浸于深远的禅意之中。即使度过这漫长的一天一夜,我也不愿被外面的琐事牵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静美景象,通过蝉鸣、荷香和林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平静。诗人虽然身怀疾病,却能超脱尘世,选择在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体现了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他坚守内心,不愿被外界琐事打扰,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的韵味。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