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脂(zhī):动物体内或油料植物种子内的油质。
- 番人:旧指边境的少数民族。
- 檠(qíng):灯架,烛台。
翻译
椰子壳内凝结的油脂直径有一寸左右浮着,边境的少数民族有办法把它制成油。贫穷的百姓买来在灯架上使用,只是因为芝麻收成不好的年岁。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椰子以及其油脂的利用。诗中提到椰子壳内有油脂,被番人制成油,而穷民会在特定情况下购买使用。通过对椰子及相关情况的描述,反映了一定的生活场景和民众的生活状况。虽然诗的内容比较简单直接,但也展现了对生活中一种常见事物的观察和记录。
沈光文
沈光文,郑克塽具表归降。旧识闽浙总督姚启圣允接返故籍,未几启圣「疽发背死」,事不果。康熙二十四年(1685)与季麒光等清廷在台官员,及部份明末遗老共结「东吟社」。康熙二十七年(1688)卒,葬善化东保里。诗文著作丰富,世称「海东文献初祖」。沈光文流寓台湾三十馀年,历荷兰以迄郑氏三代之盛衰,极旅人之困,深刻反映传统文人飘流于末世与边陲的悲哀。 沈光文系台湾文学、文献史上著名之诗人,其诗文散见于方志,台湾诗文总集,以及笔记杂纂,如连横《台湾诗荟》、陈汉光《台湾诗录》。至于别集之辑录,则有宁波同乡月刊社刊行之《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以及龚显宗主编之《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兹以目前所见,最早收录沈光文诗作的清代方志艺文志为底本,并参校下列诸本:《台湾诗荟》、《台湾诗乘》、《台湾诗录》、《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参考侯中一《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台北:宁波同乡会,1977;龚显宗《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资料汇编》,新营:台南县文化中心,1998。〗(江宝钗撰)
► 1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