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

· 李新
飞云冉冉隔层峦,涨水茫茫失旧湾。 自昔秋风悲宋玉,这回夜雨宿巴山。 独行云峤双飞舄,谁置壶浆一解颜。 世事人情随日改,不妨老子解痴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云冉冉:冉冉,形容云彩缓缓飘动的样子。飞云缓缓地飘动。
  • 隔层峦:层峦,层层叠叠的山峦。被层层山峦阻隔。
  • 涨水茫茫:指江水上涨,水面广阔迷茫。
  • 失旧湾:旧有的江湾因涨水而淹没辨认不出。
  • 自昔:自古以来。
  • 秋风悲宋玉: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曾作《九辩》,其中“悲哉秋之为气也”等句抒发悲秋之情,后世常用此表达悲秋之感 。
  • 云峤(qiáo) :峤,山尖而高。云峤指高耸入云的山峰。
  • 双飞舄(xì) :舄,鞋。传说东汉王乔做叶县令时,能把靴子变为两只凫鸟,乘着它们往来朝廷。这里以双飞舄表示自己孤身夜行在山中而心生幻想。
  • 壶浆:指酒浆。
  • 解颜:开颜欢笑。
  • 老子:诗人自称,这里有一种洒脱、不羁的自称。
  • 痴顽:痴呆顽钝,这里是诗人故作洒脱之语,意思是不再执着于世态人情。

翻译

飞云缓缓地飘浮,被重重山峦阻隔,江水茫茫地上涨,旧有的江湾已难寻踪迹。自古以来,宋玉对着秋风总会涌起悲叹之情,而如今我在这夜雨之中,投宿于巴山。我独自行进在高耸入云的山间,幻想着能如双飞的凫鸟般自在;可惜啊,又有谁会准备酒浆为我消除愁颜带来欢乐呢。这世间的事与人情随着日子一天天改变,无妨,我就解开自己心头的执着,做个洒脱之人吧 。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既雄浑又惆怅的氛围。开篇“飞云冉冉隔层峦,涨水茫茫失旧湾”描绘出壮阔又迷茫的山水景象,飞云与层峦、涨水与旧湾形成对比,暗示岁月变迁之感。“自昔秋风悲宋玉,这回夜雨宿巴山”借宋玉悲秋典故,融入自己在巴山夜雨时的孤寂与复杂情绪,以古人衬托当下心境。“独行云峤双飞舄,谁置壶浆一解颜” 进一步刻画诗人孤独的旅行状态,“双飞舄”的幻想更凸显出实际上的独行寂寥。渴望有人能准备酒浆让自己开颜欢笑,却无人相伴,增添了几分无奈。最后“世事人情随日改,不妨老子解痴顽”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又以一种豁达、不羁的口吻表明不再执着的态度,在无奈中又透着洒脱与旷达,全诗在情感的起承转合间,真实展现出诗人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感悟 。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