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次邵文伯颜

月色漾明玉,花光扬素波。 醉吟吾岂敢,能赋属阴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àng)**:水面微微动荡。这里形容月光在水面上闪烁波动 。
  • 明玉:明亮的美玉,此处比喻皎洁的月色好像美玉散发的光泽。
  • 素波:白色的水波。形容花光映照在水面上形成的白色波动光影。
  • 醉吟:醉酒吟诗。
  • :做诗。
  • 阴何:指南朝梁的诗人阴铿和陈的诗人何逊 ,二人以善作律诗著称,这里指代那些擅于写诗的人。

翻译

明亮的月色荡漾着如美玉般的光泽,花的光影在水面扬起洁白的波光。我哪里敢在醉酒时吟诗啊,能写出好诗还得是像阴铿、何逊那样有才华的人啊。

赏析

这首诗开篇营造出了一种非常优美、静谧且富有诗意的氛围。“月色漾明玉,花光扬素波”,通过对月色和花光的描写,将眼前的景色刻画得细腻动人,月色如明玉般纯净、柔和地在水面荡漾,花光倒映水面,兴起层层洁白的波光,视觉美感强烈,给人以宁静悠远之感。后两句“醉吟吾岂敢,能赋属阴何”,展现出诗人自谦的态度。诗人面对如此美景,不敢轻易醉酒吟诗,认为只有如阴铿、何逊这般才华卓越的人才能作出应景的佳作。这种自谦既突出了诗人对前辈诗人的敬仰,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眼前景色之美妙,让诗人都觉得非得有非凡的才华才能用诗来描绘 。整首诗短短二十字,既有景的描绘,又有人的感慨,情景交融,语言精简却意境深远。

李弥逊

李弥逊

宋苏州吴县人,字似之,号筠溪。李弥大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政和中累官起居郎,上封事直言朝政,贬知庐山,改奉嵩山祠,废斥隐居八年。宣和末知冀州,募勇士,修城堞,力抗南下金兵。历任知州及监司。高宗绍兴七年召为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复奏六事,鲠直如故。八年,试户部侍郎。秦桧复相,因反对屈节议和,被迫引退。九年,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十年,归隐福州连江西山。有《筠溪集》。 ► 7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