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申伯游东山圣泉

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 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 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于我辈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残,尽。
  • 鸡虫扰:比喻为琐碎的事情而纷争困扰。
  • (diàn):竹席。
  • 屐齿:木屐底下凸出像齿的部分。

翻译

偶尔摆脱尘世中的一场残梦,想要尽情探寻幽秘的事而遍寻群山。静静地怜悯人世中因琐事而纷争困扰,年老时满足于僧房里的枕头和竹席的闲适。行十里路那秋天的香气随着木屐的齿痕,四更天那山月映上窗帘。登临所见的景色催发诗兴,不相信上天会对我们这等人吝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钱申伯游东山圣泉的情景和感受。诗中体现出诗人对尘世喧嚣的远离和对山林幽静的喜爱,他享受着远离尘世纷扰的自在与闲适。“十里秋香随屐齿”生动地写出在行走过程中伴随着阵阵秋香,富有画面感。“四更山月上帘颜”体现出静谧的氛围。最后表达出相信上天不会吝啬给自己以灵感,展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对自然美景激发诗兴的期待。整首诗意境清幽,富有韵味,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李弥逊

李弥逊

宋苏州吴县人,字似之,号筠溪。李弥大弟。徽宗大观三年进士。政和中累官起居郎,上封事直言朝政,贬知庐山,改奉嵩山祠,废斥隐居八年。宣和末知冀州,募勇士,修城堞,力抗南下金兵。历任知州及监司。高宗绍兴七年召为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复奏六事,鲠直如故。八年,试户部侍郎。秦桧复相,因反对屈节议和,被迫引退。九年,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十年,归隐福州连江西山。有《筠溪集》。 ► 7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