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仲冬追亿皇考升遐倏周三载孺慕之忱与时俱积恭诣景陵拜谒以伸哀痛
恭陈服御俨凭依,拜奠菁茅凛不违。
四十年余恩浃髓,一千日里涕沾衣。
寝园翠绕熊罴护,陵树霜寒鸟雀稀。
翘首五云犹在望,忍乘清跸告言归。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俨(yǎn):恭敬,庄重。
- 菁茅(jīng máo):香草名,古代祭祀时用以缩酒。
- 浃髓(jiā suǐ):浸透骨髓,比喻感受深切。
- 罴(pí):一种熊类野兽。
- 跸(bì):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来往。
翻译
恭谨地陈述先皇的服饰御用品庄重地依放着,恭敬地进行祭奠,献上菁茅,不敢有违礼节。 四十多年的深厚恩情浸透骨髓,一千多个日子里泪水沾湿了衣裳。 陵园周围翠绿环绕,有熊罴守护,陵墓的树木在霜寒中显得萧瑟,鸟雀也稀少了。 翘首仰望五彩祥云,仿佛先皇还在那里,怎能忍心乘坐着帝王的车驾宣告归去呢。
赏析
这首诗是胤禛(雍正皇帝)表达对先皇(康熙帝)的深切思念和哀悼之情。诗中通过对祭奠场景的描写,如“恭陈服御俨凭依,拜奠菁茅凛不违”,展现出胤禛的恭敬与虔诚。“四十年余恩浃髓,一千日里涕沾衣”,体现了胤禛对康熙帝四十多年养育之恩的感激,以及长时间以来的悲痛之情,情感真挚深沉。“寝园翠绕熊罴护,陵树霜寒鸟雀稀”描绘了景陵的环境,营造出一种肃穆、悲凉的氛围。最后两句“翘首五云犹在望,忍乘清跸告言归”,表达了胤禛对先皇的不舍和眷恋,不忍离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充分表现了胤禛对康熙帝的孺慕之忱。
胤禛
即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皇帝。圣祖第四子。康熙四十八年封雍亲王,六十一年十一月嗣位。次年改元雍正。即位后颁诏训饬各级文武官吏,列举弊端,严令整顿。借故镇压与之争位的诸弟,胤(允)禵被圈禁,胤(允)祀、胤(允)禟于被废黜后死亡。舅父隆科多、大将军年羹尧原属亲信,也在雍正初年相继得罪。查嗣庭、汪景祺以文字得罪,实遭隆、年二人牵连。康熙帝所亲信之苏、宁织造李、曹两家亦遭重谴。甚至浙江士子亦因查、汪两案而暂停乡会试。又严令诸王不得对所属旗人多派差使,停止宗室诸王兼管旗下事务。在中央设立军机处。重用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为重要省份总督。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在大多数省份行“摊丁入亩”之法。对西北方面,讨伐罗卜藏丹津叛乱,击败准部噶尔丹策零之扰。对外则禁止西洋传教士传教,除在京者外,其余西洋人一律安置澳门。又于雍正五年与俄国订立《布连斯奇界约》及《恰克图界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十三年八月,病卒。谥宪皇帝。
► 511篇诗文
胤禛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仲师宗雅见过小园喜而赋赠 》 —— [ 明 ] 张萱
- 《 隩草戊戌1654仲冬和韵 其七 》 —— [ 清 ] 沈光文
- 《 东畿舟居阻雪怀寄二三知旧三首 》 —— [ 宋 ] 贺铸
- 《 次韵文仲冬夜书怀 》 —— [ 宋 ] 邹浩
- 《 仲冬与使客夜坐 》 —— [ 明 ] 陶益
- 《 同程郎中父子月陂上闲步吟 》 —— [ 宋 ] 邵雍
- 《 仲冬之初家弟诚之自芹溪得红梅数枝作三诗以见意夜归枕上次韵简山中二三子 》 —— [ 元 ] 段克己
- 《 范文正公黄素小楷昌黎伯夷颂盖宋皇祐三年十一月在青社所书以遗京西转运使苏公舜元者也后二百四十年大兴李侯戡得此本于燕及南来守吴乃文正公乡里即访公子孙以畀之范氏喜而索诗为赠 》 —— [ 元 ] 戴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