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记梦
烟笼寒水月笼沙。泛灵槎。访仙家。一路清溪双桨破烟划。才过小桥风景变,明月下,见梅花。
梅花万树影交加。山之涯。水之涯。淡宕湖天韶秀总堪夸。我欲遍游香雪海,惊梦醒,怨啼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烟笼寒水月笼沙: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和沙地。笼,笼罩。寒水,寒冷的江水。
- 泛灵槎(chá):乘坐灵槎。泛,漂浮、乘坐。灵槎,神话中往来于天河与人间的木筏 。这里指轻快便捷的船。
- 淡宕(dàn dàng):亦作“ 淡荡 ”。舒缓荡漾。多用以形容春天的景色。
- 韶秀:美好秀丽。
- 香雪海:指大片梅花盛开的地方,梅花色白,香气扑鼻,所以称为香雪海 。
翻译
烟雾轻柔地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月光静静洒在岸边的沙地。我乘坐着小船,如乘灵槎一般前去探访仙家境地。清幽的溪水之上,双桨划动,将那如烟般的水汽划破。刚经过一座小桥,眼前的风景瞬间转变。在皎洁的明月之下,大片梅花映入眼帘。 千万棵梅树交织在一起,身影错落。在山峦的边际,在湖水的岸边。湖光天色舒缓优美,一切都美得让人夸赞。我好想将那梅花盛开似海的地方游个遍,可突然从美梦中惊醒了,只听得啼叫的乌鸦声,让我心生埋怨。
赏析
《江城子·记梦》这首词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如梦似幻的幽美境界。开篇“烟笼寒水月笼沙”化用前人诗句,营造出朦胧迷离的氛围,定下了梦幻的基调。“泛灵槎。访仙家”带着奇幻色彩,展现出一种对超凡仙境的向往。“一路清溪双桨破烟划”画面感十足,动作描写细腻,仿佛能看到小船在清烟笼罩的溪上前行的动态 。 过片“梅花万树影交加。山之涯。水之涯”将梅花繁茂的景象延展到山水边际,境界开阔又浪漫馥郁。“淡宕湖天韶秀总堪夸”既是对眼前湖光山色梅花盛景的总体赞美,让读者感受到那种自然美妙不可言的神韵。 然而最后“我欲遍游香雪海,惊梦醒,怨啼鸦”情绪急转,美梦被惊醒的遗憾和懊恼通过一个“怨”字抒发得淋漓尽致,词境从美好的梦幻回到现实,这种落差让人更觉梦境之可贵与留恋,增添了词作的感染力和韵味,体现了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情绪起伏,蕴含着词人对难以触及之美的苦苦追寻情感。

顾太清
顾太清,名春,字梅仙。原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顾太清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369篇诗文
顾太清的其他作品
- 《 八归 · 题张雪鸿秋荷双鸳 》 —— [ 清 ] 顾太清
- 《 四十初度 》 —— [ 清 ] 顾太清
- 《 贺新凉代人题竹深荷净图 》 —— [ 清 ] 顾太清
- 《 玉楼春 · 廿四,仍同云姜、纫兰、素安、金夫人、徐夫人过枣花寺看牡丹,因前日风雨、花已零落殆尽。 》 —— [ 清 ] 顾太清
- 《 喝火令 · 戊申新秋望日偶成 》 —— [ 清 ] 顾太清
- 《 江城梅花引 · 雨中接云姜信 》 —— [ 清 ] 顾太清
- 《 浣溪沙 · 四时闺词 》 —— [ 清 ] 顾太清
- 《 碧芙蓉雨后由三官殿同云林、纫兰过尺五庄看荷花作 》 —— [ 清 ] 顾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