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三日纳侧室杜氏

堂前纤月斗新蛾,入院风轻瑞霭多。 恰喜杨稊生意茁,试将桃叶小诗哦。 宜男冀应螽斯相,之子无惭燕尔歌。 笑我乔松苍老态,逢春竟复附青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纤月:细弱的月牙。
  • :这里指相比、媲美。
  • 新蛾:新出的蛾眉,指女子美丽的眉毛。
  • 瑞霭:吉祥的云气。
  • 杨稊(tí):杨柳新长出的嫩芽。
  • 宜男:萱草的别名,古人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多子。
  • 螽(zhōng)斯:一种昆虫,繁殖力强,常用来比喻子孙众多。
  • 燕尔:形容新婚快乐。
  • 乔松:高大的松树,常用来比喻人年老。

翻译

堂前纤细的月牙与新出的蛾眉相互媲美,进入院子微风轻柔吉祥云气很多。正欣喜杨柳新长出的嫩芽充满生机,试着吟哦关于桃叶的小诗。期望萱草应和子孙众多的征兆,这女子不愧欢快的新婚之歌。笑我如高大苍老的松树姿态,逢到春天竟然又攀附上了青萝。

赏析

这首诗是林占梅在十月初三纳侧室杜氏时所作。诗中描绘了纳妾时的美好氛围,如纤月、瑞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植物的描写来衬托喜悦之情。用杨稊的生机、桃叶的意象增添了诗意。提到宜男和螽斯相,表达了对子孙繁衍的期望,燕尔歌则表现了新婚的快乐。最后以自己如乔松老去和杜氏如青萝相附进行对比,饶有趣味。整体上诗既展现了纳妾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又有一定的寓意和形象的对照,语言优美且富有韵味。

林占梅

林占梅,构筑潜园,雅集诗骚。文酒之盛,冠于北台。著有《潜园唱和集》二卷、《潜园琴馀草》八卷,其中《潜园唱和集》已佚。林占梅《潜园琴馀草》约有诗一千九百馀首,写作年代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迄同治六年(1867)。多咏骨肉亲友、园居、游历、时事、兴怀之作。五言古、近体,善摹难状之景,达难显之情。作品风格多样,平易晓畅法白居易,感时忧国似陆放翁,伤感兴怀如吴梅村。台澎道徐宗干评其诗「和静清远、古澹恬逸」、「诗味多琴味」。兹据台湾分馆藏《潜园琴馀草》为底本,并参照下列对校本编校:李清河藏《潜园琴馀草》(以下简称李本)、李清河藏《潜园诗抄》(以下简称李抄本)、连雅堂《台湾诗荟》(以下简称荟本)、台湾文献丛刊《潜园琴馀草简编》(以下简称台银本)、《新竹文献会通讯》(以下简称文献本)、陈培桂《淡水厅志》、林维丞《沧海拾遗》、蔡振丰《苑里志》、郑鹏云《师友风义录》、连横《台湾诗乘》、王松《台阳诗话续编》、林钦赐《瀛洲诗集》、赖子清《台湾诗醇》、曾笑云《东宁击钵吟后集》、彭国栋《广台湾诗乘》、蜕萒老人《大屯山房谭荟》。 ► 6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