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不从土偶折腰肢,长跽空中纳祃兹。何独叩头麻乍尔,长竿高挂马牛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土偶:指供奉的偶像或神像。
  • 折腰肢:古代官员向皇帝行礼时,需弯腰曲背,此处比喻臣服于权势。
  • (jì):长跪,双膝着地但臀部不着地。
  • 祃兹(mà zī):古代祭祀天地神祇的一种仪式。
  • 麻乍尔: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宗教仪式或者习俗,但具体含义不明,保留原词以示神秘。
  • 长竿:高大的竹竿。
  • 马牛氂(mǎ niú máo):马和牛的尾毛,古人常用来装饰竿头,象征吉祥。

翻译

不愿像土偶那样屈服于权贵,宁愿长跪在空中进行神秘的祃兹仪式。为何偏偏要用这样的方式——可能是磕头,也可能是与马牛尾毛相关的某种仪式——来表达敬意?

赏析

这首诗是林则徐对回疆(今新疆地区)独特风俗的描绘,他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当地人民不轻易屈服于外来权威的精神的赞赏。通过“长跽空中纳祃兹”的形象,他揭示了当地人可能举行的一种独特祭祀活动,这种活动或许带有某种反抗或者独立的文化象征。同时,“叩头麻乍尔”和“马牛氂”可能暗示了回疆人民的独特信仰和习俗,反映出他们的坚韧和文化多样性。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林则徐开阔的视野和对异域文化的尊重。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