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柳树流泉似建瓴,众来排日讽番经。便如札答祈风雨,奇术惟推两事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回疆:清代对新疆地区的统称。
  • 竹枝词:一种民间歌谣形式,多以俚语写景抒情。
  • 柳树流泉:形容新疆地区柳树繁茂,泉水潺潺。
  • 建瓴:形容水流倾泻而下,比喻事物顺畅无阻。
  • 排日:白天,太阳当空时。
  • 讽番经:讽刺外族(此处指新疆的少数民族)的宗教经典。
  • 札答:可能是指当地的一种祈祷方式或者习俗。
  • 祈风雨: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
  • 奇术:指当地人认为的神奇方法或信仰。
  • 两事灵:指上述的祈祷祈福活动非常灵验。

翻译

新疆的柳树随风摇曳,泉水奔流如同水瓶倒水般畅快,人们在白天聚集,公开嘲笑外族的宗教经典。他们就像用札答的方式祈求风雨,认为这种奇特的祈福方法无比灵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当时新疆地区的生活场景和民俗风情,通过柳树和泉水的形象,展现了新疆的自然之美。同时,诗人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揭示了当地人民对外族宗教的某些态度,既有对异文化的观察,也暗含着文化差异下的交流与理解。"排日讽番经"一句,既表现了民间百姓的直接反应,又暗示了文化冲突的微妙存在。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地方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竹枝词。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