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疆竹枝词三十首

豚彘由来不入筵,割牲须见血毛鲜。稻粱蔬果成抓饭,和入羊脂味总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豚彘:猪。古时称猪为豚。
  • :宴席。
  • 割牲:宰杀祭祀或宴会用的牲畜。
  • 血毛鲜:指活体宰杀,鲜血淋漓,毛皮新鲜。
  • 稻粱:泛指谷物,这里指米饭。
  • 蔬果:蔬菜和水果。
  • 抓饭:新疆地区的一种特色食物,用手抓食。
  • 羊脂:羊的脂肪。
  • 味总膻:羊肉的味道浓郁,此处指带有羊骚味。

翻译

猪从来不进入宴席,宰杀的牲畜必须是活的,鲜血淋漓、毛皮新鲜。用米饭、蔬菜水果做成抓饭,再混入羊脂,味道总是带着浓郁的羊骚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新疆地区特有的饮食习俗。林则徐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揭示了维吾尔族人民对新鲜食材的崇尚和烹饪方式的独特。"豚彘由来不入筵"一句,体现了汉族文化中对猪肉食用的禁忌与维族习俗的不同。"抓饭"这一细节,则展示了新疆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以及羊脂的运用,使得食物更具风味。整首诗既保留了古诗词的韵味,又通俗易懂,展现了边疆民族的生活风情。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