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绾(wǎn): 缠绕、系结。
- 同心结: 用丝带打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常作为男女爱情的象征。
- 莫愁: 古代女子名,后来常借指美丽的少女,这里指词中女子。
- ****秋波瞥(piē): 快速地看一眼,形容眼神流动。
- 篆缕: 盘香的烟缕。香燃烧时,烟缕缭绕如篆字,所以叫篆缕 。
- 心字: 即心字香,一种制成篆文“心”字形状的香。
翻译
少女心中那淡淡的春情已悄然泄漏,她喜爱系那象征爱情的同心结。人们叫她莫愁可她忧愁不断,其实啊那还算不上真正发愁的时候呢。 才学会为了避人把帘子半卷起来,也懂得偷偷投去那含情的一眼。那盘香难以燃烧,心中的爱意却如心字香般无法熄灭,只能对着初升的弯弯月亮虔诚礼拜。
赏析
这首词细腻地描绘了一位情窦初开少女的微妙心理。上阕写少女春情初萌,即使名为莫愁,却也难免被情思缠绕。“爱绾同心结”生动地表现出她对爱情的向往,而“愁不绝”又道出了懵懂爱情带来的淡淡烦恼。下阕通过“帘半揭”“秋波瞥”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将少女既害羞又好奇的模样刻画得淋漓尽致。以“篆缕难烧心字灭”来象征少女心中爱情难以消散,最后“且拜了,初三月”,则展现出少女在情窦初开时,将心事诉诸明月,委婉又不失空灵。整首词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入微地呈现了少女的内心世界,词句优美精巧,情感真挚自然,充满了一种朦胧而诱人的美感 。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 2378篇诗文
朱彝尊的其他作品
- 《 洞仙歌 · 吴江晓发 》 —— [ 清 ] 朱彝尊
- 《 食铁脚二首 其二 (丁未) 》 —— [ 清 ] 朱彝尊
- 《 题倦圃图二十首 其九 容与桥(丙午) 》 —— [ 清 ] 朱彝尊
- 《 鸳鸯湖棹歌 》 —— [ 清 ] 朱彝尊
- 《 朝天子 其二 送分虎南还 》 —— [ 清 ] 朱彝尊
- 《 题贾院判 画荷二首 其一 (丙寅) 》 —— [ 清 ] 朱彝尊
- 《 寄题张学士 前辈赐金园二首 其一 (辛未) 》 —— [ 清 ] 朱彝尊
- 《 逢庐州守张 四首 其二 (甲申) 》 —— [ 清 ] 朱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