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颂丞

我见犹怜况老奴,倾城颜色固应殊。 不知镜里新郎面,已似桓公猬磔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我见犹怜:见到她我尚且觉得可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贤媛》,讲桓温平蜀,纳李势妹为妾,温妻南康长公主性妒,拔刀往李所,见李在窗前梳头,姿貌端丽,徐曰:“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掷刀前抱之 。
  • 老奴:这里作为谑称。
  • 倾城:使全城人都为之倾倒,用以形容女子极其美丽。语出《汉书·外戚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 :特别,出众。
  • 猬磔(wèi zhé) :猬毛竖起。形容人因恐惧等而毛发竖起。这里是调侃新郎模样变化大。

翻译

我见了都心生怜惜更别说其他人了,那女子容貌绝美本就与众大不相同。不知镜子里的新郎,是不是已经像桓公那样毛发竖起,模样大变,不复从前啦?

赏析

这首诗整体以诙谐调侃的笔调写成。开篇以“我见犹怜况老奴”一句,巧妙借用典故,强调了新娘容貌出众,让人不禁产生喜爱怜惜之感。“倾城颜色固应殊”进一步描述新娘的绝世容颜,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后两句“不知镜里新郎面,已似桓公猬磔无?”诗人笔锋一转,没有继续描绘新娘,而是把关注点投向新郎。通过猜测新郎在镜子中模样已然大变,用“猬磔”这样形象又诙谐的词语,营造出一种荒诞戏谑的氛围。整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言勾勒出婚礼情境下的调侃画面,兼具趣味和文学性,展现了诗人巧妙的构思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技巧 ,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谱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又号蛰庵、仲阏;乙未内渡后自署仓海君、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痛哭生。清淡水厅铜罗湾(今苗栗铜锣)人。十四岁取中秀才,丁日昌赠以「东宁才子」之印;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次年(1889)取中三甲第九十六名进士,钦点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以亲老告归,先后担任宏文、罗山、崇文书院主讲,兼任《台湾通志》总局采访工作。甲午战败,割台议起,丘氏上书请愿,反对割让,与台湾官绅共组台湾民主国,并担任义军统领,督办团练,以「抗倭守土」号召抗日。日军抵台不久,继民主国总统唐景崧之后,避难广东镇平祖籍。西渡后致力于兴学教育,曾担任韩山、东山、景韩书院主讲,创潮汕第一所新式教育机构:岭东同文学堂,开新学风气之先。又曾担任广东咨议局副议长,军政府教育部长等。1912年病逝于镇平,临终遗言须向南葬,以示不忘台湾。丘逢甲乙未(1895)之前诗作,多见于《柏庄诗草》,计古近体诗约二百五十首。内渡后诗作以《岭云海日楼诗钞》为主,乃丘逢甲病逝后,由其四弟瑞甲、五弟兆甲按年编次,得十三卷,凡千馀首。兹以陈炎正编《柏庄诗草》〖此诗稿由陈炎正于1978年购得,又抄录丘逢甲少作后,集为《丘仓海先生诗文录》,与《柏庄诗草》原稿影本合并出版。〗、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出版《岭云海日楼诗钞》〖台湾省文献会本依据丘瑞甲、丘兆甲编辑,邹鲁校订的《岭云海日楼诗钞》(含《选外集》)加标点编印,于1994年出版,内容较为完整,故据以为底本。〗为底本,并参照王国璠编《柏庄诗草》〖王国璠据《柏庄诗草》原稿影本整理作注,另将《丘仓海先生诗文录》中的诗歌分出,题为「仓海先生集外集」,并入该书。1980年由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出版。〗(简称王本)、丘瑞甲、丘兆甲编,邹鲁校订《岭云海日楼诗钞》(简称邹本)〖丘瑞甲、丘兆甲编辑,邹鲁校订《岭云海日楼诗钞》,内附丘瑞甲补辑《选外集》,1937年由广州中山大学出版部出版,台湾大学图书馆、台湾文献馆典藏。〗、黄志平、丘应枢、丘晨波编《岭云海日楼诗钞》(简称徽本)〖黄志平、丘应枢、丘晨波编校,《岭云海日楼诗钞》,198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诗作十三卷、《选外集》、《选外集补遗》、《柏庄诗草》、《罗浮游草附录》等。〗、黄志平、丘晨波编《丘逢甲集》〖黄志平、丘晨波主编的《丘逢甲集》,2001年由长沙岳麓书社出版。为目前最新的丘逢甲全集,按时间排序,但未区分选外集、补遗等。〗,并增补光绪己亥(1899)岭南宝经阁刊刻的《金城唱和集》,以及《诗畸》、《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师友风义录》、《台湾诗乘》、《三六九小报》、《诗报》、《台湾诗醇》、《东宁击钵吟后集》、《台湾诗海》等辑录编校。 ► 18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