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大庾岭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
  • (cú):过去,消逝。
  • 丞相祠堂:指张九龄祠堂,张九龄曾为唐朝丞相,是岭南地区的杰出人物。
  • 越王城阙:南越王赵佗在广州所建的城阙。

翻译

雄伟的关隘径直通向高耸入云而显得孤独的山岭,驿道旁的梅花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凋零。张九龄丞相的祠堂徒然冷清寂寞,越王的城阙也全都一片荒芜。从北方到此地从来没有鸿雁飞来,从此地往南飞去倒是有鹧鸪。故乡和祖国不堪让人久久伫立远望,杂乱的山峦和落日布满了漫长的路途。

赏析

这首诗以大庾岭为背景,描绘了此地的荒凉与寂寞,抒发了诗人的乡思与感慨。首联通过描写雄关和孤云,以及驿路上梅花的凋零,营造出一种孤寂、萧索的氛围。颔联中丞相祠堂的寂寞和越王城阙的荒芜,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无情。颈联中“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以鸿雁和鹧鸪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北方故乡的思念和对南方旅途的感慨。尾联则以景结情,乱山落日的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沉重和迷茫,以及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朱彝尊

朱彝尊

朱彝(yí)尊,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所辑成的《词综》是中国词学方面的重要选本。 ► 2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