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三夜对月

天浩岂无际,山虚寂一身。 偶然今夜月,忽想古之人。 奇欲凌秋壑,孤能绝众因。 难将千圣意,轻与寒螀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广阔,宏大。
  • :边界,界限。
  • :空,空虚。
  • :寂静,孤单。
  • 偶然:表示突然的,意想不到的。
  • :超越,越过。
  • (hè):山沟或大水坑。
  • :独特的,与众不同的。
  • 众因:众多的原由或因素。
  • 寒螀(jiāng):古书上说的一种蝉,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

翻译

天空广阔难道没有边际吗,山峦空寂我独自一人在此。今晚偶然见到这轮明月,忽然想起古代的那些人。心中奇妙的想法想要超越秋天的山谷,孤独的我能够与众不同,不被众多因素影响。难以将千万圣贤的心意,轻易地与寒蝉诉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月夜中的思考和感受。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广阔的天空和空寂的山峦,营造出一种浩大而孤独的氛围。“偶然今夜月,忽想古之人”,诗人看到月亮,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古人,体现了对历史和传统的一种追溯和思考。“奇欲凌秋壑,孤能绝众因”则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心境和追求,他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保持孤独和独立的精神。最后一句“难将千圣意,轻与寒螀陈”,则表现出诗人对圣贤思想的敬重,同时也意识到这些深刻的思想难以轻易地与他人分享,即使是对着寒蝉也难以表达。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让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沉思考。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