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墨魂视剑瘦,鬼语泣天荒。 苔草能延碧,秋兰不忍芳。 柳槐方即序,风雨亦无乡。 何必龙文鲊,石田有禹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焦桐山:人名,诗集的作者。
  • 墨魂:指书法或绘画中所蕴含的精神气质。
  • 视剑瘦:形容专注、锐利如剑般的精神状态。
  • 鬼语:幽僻、奇特的语言表达。
  • 泣天荒:形容情感深沉,直达天地的荒芜之处。
  • 苔草:苔藓类植物与草本植物。
  • 延碧:延续绿色,保持生机。
  • 秋兰:秋天的兰花。
  • 柳槐:柳树和槐树。
  • 方即序:刚刚按照季节的顺序生长。
  • 无乡:没有固定的方向或处所,这里指风雨的无常。
  • 龙文鲊(zhǎ):一种珍贵的菜肴。
  • 禹粮:一种中药,也叫禹余粮,这里指像禹粮一样普通却有价值的事物。

翻译

书法与绘画中蕴含的灵魂如剑般锐利消瘦,幽僻奇特的语言倾诉着天地的荒芜。 苔藓和草木能够延续那一片碧绿,秋天的兰花却不忍散发芳香。 柳树和槐树刚刚按照季节的顺序生长,风雨没有固定的方向。 何必追求珍贵的龙文鲊,平凡的石田里也有像禹粮一样有价值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象征意义。诗中通过“墨魂视剑瘦,鬼语泣天荒”表现出艺术创作中的锐利与深沉,以及情感表达的强烈与独特。“苔草能延碧,秋兰不忍芳”用苔草的延碧和秋兰的不忍芳,形成一种对比,或许暗示了生命的顽强与某种忧伤。“柳槐方即序,风雨亦无乡”描绘了自然的秩序与无常,体现了对世事变幻的感慨。最后“何必龙文鲊,石田有禹粮”则表达了对平凡中蕴含价值的认可,不必追求奢华珍贵,而应看到平凡事物的意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