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市:古代的燕国都城,这里指北京。
- 矜(jīn):自夸;自尊自大。
- 禺山:山名,在今广东省广州市。
- 灵光:指汉景帝子鲁恭王所建的灵光殿,这里比喻珍贵的事物。
- 鲁殿:即灵光殿。
- 半体:这里指半块身体,比喻有残缺,但仍有价值。
- 王馀:典故,传说中的一种鱼,这里可能是说虽然有所不足,但仍有独特之处。
- 浮湘叹:典故,指感慨身世漂泊,命运不济。
- 种树书:指有关种植树木的书籍,这里可能寓意着一种归隐或闲适的生活态度。
-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前的样子。
翻译
在北京的时候,我自夸与你有相同的志趣,在禺山初次与你相见。 你就如同鲁殿般珍贵,即使有不完美之处也如王馀之鱼般有其独特价值。 不要发出如古人般身世漂泊的感叹,不是没有过着闲适生活的可能。 望着那苍茫的烟水,我不禁搔首,想要徘徊不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同年汪尔陶去端州,而自己本也有此打算却未能成行时所作。诗的首联回忆了与友人在北京时的相识以及在禺山的初次相见,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颔联中用灵光殿和王馀之鱼来形容友人的珍贵和独特,即使有不足之处,也依然有其价值。颈联则是对友人的劝慰,希望他不要过于感慨身世的漂泊,要相信还有过闲适生活的可能。尾联通过描绘苍茫的烟水景色,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搔首徘徊,表现出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自己未能成行的遗憾。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用典恰当,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
谢元汴的其他作品
- 《 吴太守招饮衙斋出青精共饭赋谢 》 —— [ 明 ] 谢元汴
- 《 旅居即事 》 —— [ 明 ] 谢元汴
- 《 和茧雪和归田园居六首 》 —— [ 明 ] 谢元汴
- 《 放言市声一东 》 —— [ 明 ] 谢元汴
- 《 十二月十九日同薛忠达蔡介士循东皋看桃花至陆丞相墓下 》 —— [ 明 ] 谢元汴
- 《 编旧诗竟上后山冈子夕望述怀 》 —— [ 明 ] 谢元汴
- 《 虎门行 》 —— [ 明 ] 谢元汴
- 《 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 》 —— [ 明 ] 谢元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