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遵道枯木图为建安朱炯作
君家枯木称小李,老干杈枒翠微里。
忽看怪石起陂陀,复有疏篁映秋水。
年年雨露长莓苔,落叶悲风惨澹来。
日暮天寒鬼神护,深山大泽栋梁材。
牧童樵子不敢近,似有龙蛇此中隐。
故将露叶拂晴柯,曾倚云根长春笋。
李侯画竹世有名,偶见此图双眼明。
山中黄绮操同古,林下夷齐节独清。
炯也曾为玉京客,挂席海天秋月白。
琅玕在谷灵凤栖,珊瑚出水神鱼泣。
我本野人溪上居,疏篁古木临阶除。
息阴时复朝隐几,汗简徒劳晚著书。
已知樗散非时用,回首何须万牛重。
桃李花多漫得春,松柏青青岁寒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杈枒(chá yā):树枝分歧的样子。
- 陂陀(pō tuó):倾斜不平的样子。
- 莓苔(méi tái):青苔。
- 篁(huáng):竹林,泛指竹子。
- 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的美石。
翻译
你家的枯木被赞为小李之木,老树干枝丫在青翠的山里。 忽然看到奇异的石头立在倾斜不平之处,还有稀疏的竹子映衬着秋天的水。 年年雨露滋润,长满了青苔,落叶随着悲凉的风凄惨地飘来。 日暮天寒,似有鬼神守护,这是深山大泽中的栋梁之材。 牧童和樵夫不敢靠近,好像有龙蛇隐藏在其中。 所以用带露水的叶子拂拭晴天的树枝,曾经靠着云根生长着春笋。 李侯画竹在世间很有名,偶然看到这幅图双眼明亮。 在山中像黄绮一样操守与古人相同,在林下像伯夷叔齐一样气节独特清正。 朱炯曾是京城的客人,乘船出海时海天之上秋月洁白。 美石在山谷中灵凤栖息,珊瑚出水面神鱼哭泣。 我本是乡野之人在溪边居住,稀疏的竹子和古老的树木临近台阶。 在树阴下有时又朝着几案休息,辛苦编写典籍徒劳地在晚年著书。 已经知道自己像樗木般无用非时宜之用,回头看何须万牛之力(来证明自己)。 桃花李花繁多能随意得到春天的眷顾,而松柏在青青之时能共同抵御寒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枯木图,通过对枯木、怪石、疏篁、莓苔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深、神秘的氛围。诗中既赞美了枯木作为栋梁之材的潜在价值,又强调了它所蕴含的坚韧和隐逸的品质。同时,诗中还提到了李侯的画竹之名以及朱炯的经历和品格,将他们与枯木图所传达的精神相联系,表达了对高洁操守和坚韧气节的崇尚。整首诗用词丰富,意境深远,用自然景物来象征人的品德和境遇,富有哲理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