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弱服胜骏丸怀仙牧老

· 蓝仁
杖藜扶路更蹒跚,空想秋风过北山。 带索荣公行自笑,看花镏跛醉仍还。 欲填沟壑狂何益,久辱泥涂出转艰。 仙老传方能胜骏,相期来往华嵩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í):一种野生植物,茎直立,老可为杖。
  • 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 :这里指绳索,象征贫困。
  • (liú):姓氏。此处“看花镏跛醉仍还”可能指的是一个叫镏的跛脚人去看花,醉酒后归来的情景。
  • 沟壑(gōu hè):山沟。

翻译

我拄着藜杖扶持着道路,却更加步履蹒跚,只能空想着秋风吹过北山的情景。像荣公那样带着绳索生活,自己只能苦笑,看到那个叫镏的跛脚人看花醉酒后归来。想要投身沟壑之中,疯狂又有何益处,长久地处于困境之中,想要摆脱出来愈发艰难。仙人老人传授的药方能够胜过骏马,期望能在华山和嵩山之间往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自身的困境与无奈,以及对摆脱困境的期望。诗的首联通过描述自己拄杖行路的艰难,表达了对美好情景的空想却难以实现的无奈。颔联以荣公和镏跛为例,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颈联则抒发了诗人对陷入困境的感慨,认为疯狂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想要摆脱困境又十分艰难。尾联中诗人提到仙人老人传授的胜骏药方,表达了对改变现状的渴望,以及对在美好之地往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冀。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