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门逸叟歌

夏滘之水,上溯端州,下接三山。巨浸洪流,有美幽人宅其间,修真理性驻红颜。 朝朝暮暮桃花渚,岁岁年年荔子湾。衡门斜对清溪绿,半亩山园围翠竹。 春来语鸟夏鸣蝉,秋老黄花冬梅馥。四时好景春复春,悠悠行乐武陵人。 村歌时和两三曲,市酒频倾十数巡。忽以行年八十一,回首青春曾几日。 隙驹转瞬人间世,保和抱静吾且逸。杏坛作德夫何求,每怜夫子亦悲秋。 执舆频问长沮辈,下车欲共楚狂谋。晨门荷蓧惓惓意,卫磬一声千古愁。 纵然功业等尧舜,亦是太山云上浮。莫己知焉斯已矣,何须用我为东周。 同时更有野哉由,乘桴喜从东海游。大鱼腹中虽可葬,何如沂水且休休。 逸叟从来知此意,衡门啸傲无他技。大鹏九万自扶摇,鹪鹩一枝亦堪寄。 春风秋月无尽藏,吟弄不知老将至。谁哉高唱逸民歌,勉斋之子舞婆娑。 清尊无酒沽与我,共拉箕仙醉桂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 逸叟:遁世隐居的老人。
  • 夏滘(jiào):地名。
  • 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 端州:古地名。
  • 三山:地名。
  • 巨浸:大水。
  • 洪流:巨大的水流。
  • 幽人:隐士。
  • 修真:道教谓学道修行为修真。
  • 理性:指通过理性思维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驻红颜:保持青春容貌。
  • 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
  • 荔子湾:长满荔枝树的河湾。
  • 行年:经历的年岁,指当时年龄。
  • 隙驹:比喻时光像骏马越过缝隙那样迅速。
  • 保和:保持内心的和谐。
  • 抱静:怀抱宁静。
  • 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
  • 作德:修养德行。
  • 夫子:这里指孔子。
  • 悲秋:对秋景而伤感,常用来形容人到暮年的感慨。
  • 执舆:指执辔驾车。
  • 长沮(jù):春秋时隐士。
  • 荷蓧(diào):肩扛除草的用具。
  • 惓惓(quán quán):恳切貌。
  • 卫磬(qìng):卫国的磬声,常用来表示天下无道,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的悲愤。
  • 尧舜:唐尧和虞舜的并称,远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 太山:即泰山。
  • 莫己知焉斯已矣:没有人了解自己,那就算了吧。
  • 何须用我为东周:何必需要我去为东周做事呢。
  • 桴(fú):小竹筏或小木筏。
  • 嚣鹩(jiāo liáo):一种小型的鸟。

翻译

夏滘的水流,向上追溯到端州,向下连接着三山。广阔的水域和汹涌的洪流,有位美好的隐士居住在这中间,他通过修炼真道和理性来保持青春容颜。 他在朝朝暮暮的桃花小洲旁,岁岁年年的荔子湾边。简陋的房屋斜对着清澈的溪流和翠绿的山色,半亩山园被翠绿的竹子环绕。 春天有啼鸣的鸟儿,夏天有鸣叫的蝉儿,秋天有老去的黄花,冬天有盛开的梅花,香气馥郁。四季的美好景色不断更替,如同春天反复来临,悠悠然像生活在武陵的快乐之人。 村里的歌谣时常应和着两三曲,集市上的酒频频倾饮十几巡。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八十一岁了,回首青春时光又有几日呢。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这人世间,我要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宁静,让自己过得安逸。在授徒讲学之处修养德行,又有何求呢?常常怜悯孔子也会为暮年而感伤。 执着地驾车询问长沮之类的隐士,下车想要和楚国的狂人一起谋划。晨门扛着除草工具的恳切之意,卫国的磬声传出的是千古忧愁。 纵然功业能够与尧舜等同,也如同泰山上飘浮的云彩。没有人了解自己,那就算了吧,何必需要我去为东周做事呢。 同时还有像子路那样狂野的人,乘坐小竹筏高兴地从东海游玩。在大鱼的腹中虽然可以埋葬,又如何比得上在沂水中逍遥自在呢。 我这个逸叟一直明白这个道理,在简陋的房屋中傲然长啸,没有别的技能。大鹏能够凭借着风飞上九万里高空,鹪鹩只要有一根树枝也可以栖息。 春风秋月有着无穷的美好,吟诗赏景不知衰老将要到来。是谁在高声唱着逸民的歌谣,是勉斋先生的儿子在翩翩起舞。 清醇的美酒没有买给我,一起拉着箕仙在桂坡畅饮沉醉。

赏析

这首诗以夏滘之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位逸叟的生活和心境。诗中通过对四季美景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生不息,也烘托出逸叟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中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如时光的短暂、功业的虚幻等,体现了作者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意象,如孔子、长沮、楚狂、晨门、尧舜等,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

霍与瑕

明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 7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