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观稼
春云淡荡春山晓,春风荏苒啼春鸟。怀春几处答歌声,插秧儿女年何少。
行行冈尾又冈头,三三两两好风流。二八娥眉偏巧笑,一双玉箸湛沧洲。
沧洲近午江潮长,乘潮小艇鸣兰桨。姊妹来供饷午茶,嬉微坐转榕阴上。
共说今年定有年,蟊特不生高下田。几日青苗弥一望,三春时雨更嫣绵。
归去来,筑场圃。红梅熟尽荔枝丹,早稻鹅黄应如堵。
两岐六穗且纷纷,知是官人笃周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荏苒(rěn rǎn):形容时间渐渐过去,常形容春风缓缓吹拂的样子。
- 怀春:本指少女思慕异性,这里泛指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
- 玉箸(zhù):这里形容泪水像玉制的筷子一样,意指女子的悲伤或忧愁。原指玉制的筷子,后用来比喻眼泪。
- 湛:通“沉”,这里指陷入忧愁之中。
- 沧洲:滨水的地方,常指隐士的居处。
- 饷(xiǎng):用食物款待。
- 蟊(máo):吃禾苗的害虫。
- 特:指公牛,这里泛指害虫。
- 嫣绵:柔和而连绵不断,形容春雨的细腻和持久。
- 堵:指墙壁,这里形容稻穗密集如墙。
- 两岐六穗:多穗的谷物,古人视为祥瑞。
- 周祜(hù):大福。
翻译
春天的云彩淡薄飘荡,春山在清晨中显得格外明晰,春风缓缓吹拂,啼叫声中春天的鸟儿在欢唱。怀着对春天喜爱的人们,多处传来应和的歌声,插秧的年轻儿女们是多么年少啊。 一行行人们走过山冈的尾部又走到山冈的头部,年轻人们三三两两,十分潇洒。十六岁的女子们偏偏带着巧妙的笑容,一双双眼睛像玉箸般美丽,却又陷入忧愁之中,仿佛沉浸在水滨的忧伤里。 临近中午,江边的潮水上涨,乘着潮水的小艇响起了木兰桨的声音。姐妹们来送午茶,在欢笑中稍微坐了一会儿,就转到了榕阴之下。 大家都说今年一定会是丰收年,害虫不会在上下的田里产生。几日之间,青青的禾苗遍布田野,三春时节的细雨更加柔和连绵。 回去吧,修建打谷场。红梅成熟后荔枝也变得红艳,早稻的稻穗如鹅黄般密集,应该像墙壁一样。多穗的谷物纷纷生长,知道这是官员们的仁政带来了大福。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田园劳作和丰收的希望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农耕图。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春景、春风、春鸟以及年轻插秧儿女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人们的劳作场景。后半部分则着重描述了对丰收的期盼,以及春雨滋润禾苗的美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春云、春山、春风、春鸟、插秧儿女、小艇、潮水、禾苗等,营造出了浓郁的田园氛围。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如“春云淡荡春山晓,春风荏苒啼春鸟”,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对自然的依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