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汝秀考绩之京

· 谢榛
车马翩翩向北行,郡斋驯鸟送离声。 一官曾化秦风俗,多事还忧汉甲兵。 上国浮云秋黯澹,西山爽气夕分明。 天王况复垂衣日,礼乐从今问鲁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郡斋(jùn zhāi):郡守的府第。
  • 驯鸟:经过驯化的鸟。
  • 上国:京城。
  • 天王:此处指皇帝。
  • 垂衣:指天下太平,无为而治。
  • 鲁生:泛指有才华的儒生。

翻译

车马轻快地向北行进,郡守府中的驯鸟传来送别之声。 任职一方曾改变秦地的风俗,多事之秋还担忧着汉朝的战事。 京城上空的浮云在秋日里显得暗淡,西山的清爽之气在傍晚时分格外分明。 皇帝正值天下太平之时,从今往后礼乐之事要询问像你这样有才华的儒生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谢榛送吴汝秀去京城参加考绩。首联通过描写车马向北行驶和郡斋驯鸟送离声的情景,烘托出送别时的氛围。颔联提到吴汝秀在地方为官时的作为以及对国家形势的担忧,展现了他的责任感。颈联描绘了京城的景象和西山的气息,增添了诗的意境。尾联则表达了对皇帝治理下天下太平的期望,以及对吴汝秀在京城能够发挥才能、为礼乐之事做出贡献的祝愿。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体现了送别之情,又蕴含了对国家和友人的期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