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石交十首

训狐老成魅,厌闻人血腥。 身非苕华质,饪割同秋鲭。 浊水不流渭,清水不流泾。 我石匪浣衣,危立峙中庭。 雷风水火力,受此崭宕形。 桀纣为兄弟,何以茂舜荣。 奇杌为一家,何以秀尧苓。 我意不如石,怪叹生幽冥。 敢失童麋步,壮趾以灭铭。 石孤如諌士,石严如司刑。 昔为石磊磊,今为冢青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训狐(xùn hú):传说中能作祟的狐。
  • 苕华质(tiáo huá zhì):指美好艳丽的姿质。苕,读“tiáo”。
  • 饪割(rèn gē):烹饪和切割。
  • 秋鲭(qiū qīng):秋天的鲭鱼,这里泛指鱼。
  • (wù):树木无枝丫。这里意为“邪恶”。

翻译

邪恶的狐狸变成老而成精的鬼魅,厌恶闻到人的血腥气味。 我没有美好艳丽的姿质,被如同切割烹饪秋鱼一样对待。 污浊的水不会流入渭水,清澈的水不会流入泾水。 我的石头并非是用来洗衣服的,危险地站立在庭院当中。 雷、风、水、火的力量,使它形成了这样高峻起伏的形状。 夏桀和商纣是兄弟,凭借什么来使舜的荣耀繁盛呢? 邪恶的人结为一家,凭借什么来使尧的美好品德显著呢? 我的心意不如这石头,在幽冥中奇怪感叹。 怎敢迷失像幼鹿一样的脚步,要以雄壮的步伐来消除不好的名声。 石头孤独如同直言进谏的官员,石头严肃如同掌管刑罚的官员。 以前是众多的石头,现在是青青的坟墓。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对训狐、石头等意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现实的对比,抒发了对善恶、美丑、是非的看法。

作者以训狐老成魅象征邪恶,以石头的坚定和孤独来表达自己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浊水不流渭,清水不流泾”,寓意着是非分明,善恶有别。而“桀纣为兄弟,何以茂舜荣。奇杌为一家,何以秀尧苓”则是对历史上的暴君和邪恶势力的批判,以及对美好品德和正义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沉,充满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反映了作者的忧愤和不满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和正义的坚持。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