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絜庵方伯擢太常晋右司农陛见

宁非南纪旧山川,报政欣闻分陕年。 卜式何能纡国计,后夔正尔佐薰弦。 漫勤天子问风俗,伫见文人锡土田。 珠水苍颜万古色,勿烦方牒记廉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é):同“洁”,清洁,廉洁。
  • 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
  • (zhuó):提拔,提升。
  • 太常: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
  • :晋升。
  • 右司农:古代官名,掌管国家财政收支。
  • 陛见:谓臣下谒见皇帝。
  • 宁非:难道不是。
  • 南纪:南方。
  • 报政:陈报政绩。
  • 分陕:相传周初周公旦、召公奭分陕而治,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后指朝廷委任守土的重臣。
  • 卜式:西汉大臣,以畜牧致富。多次捐款资助朝廷,后被任为中郎,官至御史大夫。此以卜式喻指严絜庵善于管理国家财政。
  • (yū):屈,弯,绕,这里指筹划、解决。
  • 国计:国家的经济,国家的财富。
  • 后夔:人名,相传为舜的乐官。这里是以后夔喻指严絜庵能辅佐皇帝,如同后夔辅佐舜一样。
  • 正尔:正如此,正这样。
  • :辅助,帮助。
  • 薰弦:《孔子家语·辩乐》:“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后以“薰弦”指虞舜之乐,也泛指教化之音。此处的“薰弦”指的是皇上的德政教化。
  • 漫勤:随意地频繁地。
  • 天子:古代中国臣民对帝王的尊称。
  • 问风俗:询问各地的风俗习惯,这里指了解民情。
  • 伫见:久立而见,指期待着看到。
  • 文人:这里指有文化、有品德的人。
  • 锡土田:赐予土地和田园,指皇帝对有功劳的人的赏赐。
  • 珠水:珠江的水。
  • 苍颜:苍老的容颜,这里指珠江水的古老和深沉。
  • 万古色:形容长久以来的颜色,这里指珠江水的颜色不变,象征着永恒。
  • 勿烦:不用烦恼,不必麻烦。
  • 方牒:公文,这里指记录的文书。
  • 廉泉:这里指廉洁的事迹。

翻译

难道这不是南方那片旧时的山川?欣喜地听闻您在这分陕而治的年份里陈报政绩。卜式那样的人怎能比您更能筹划国家大计呢,您正如后夔一样正在辅佐着皇上的德政教化。随意频繁地让天子询问各地风俗习惯,期待着看到文人能被赐予土地田园。珠江水有着苍老的容颜和万古不变的颜色,不必麻烦用文书去记录您的廉洁事迹。

赏析

这首诗是谢元汴为送严絜庵升迁而作。诗的开头点明了南方的山川,以引出对严絜庵政绩的赞扬。接着用卜式和后夔的典故,分别从管理国家财政和辅佐皇帝施行德政两个方面,高度评价了严絜庵的才能和品德。随后,诗人表达了对严絜庵能够为百姓带来福祉、为文人带来赏赐的期望。最后,以珠江水的万古之色象征严絜庵的廉洁,认为他的廉洁事迹无需特意用文书去记录,已然深入人心。整首诗语言典雅,用典恰当,既表达了对严絜庵的祝贺与赞美,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政治的向往。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