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梅乃林希玄寄惠

· 蓝仁
罗浮唤醒雪霜魂,知是孤山几代孙。 冷蕊疏枝低作干,苍苔翠藓近移根。 未论大用调金鼎,已许平生老瓦盆。 岁暮徜徉三友在,寒松瘦竹共柴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浮:山名,在广东,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相传罗浮山梅花最盛。(“罗”读音:luó,“浮”读音:fú)
  •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中,北宋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以植梅养鹤为乐,人称“梅妻鹤子”。(“孤”读音:gū)
  • 冷蕊疏枝:指梅花清冷的花蕊和稀疏的枝条。(“蕊”读音:ruǐ)
  • 苍苔翠藓:青色的苔藓。(“苔”读音:tái,“藓”读音:xiǎn)
  • 金鼎:古代的一种炊具,这里比喻庙堂、朝廷。(“鼎”读音:dǐng)
  • 瓦盆:一种简陋的花盆,此指民间。

翻译

盆中的梅花是林希玄寄赠给我的,它从罗浮山的雪霜中醒来,凝炼了雪霜的精魂,不知是孤山梅花的第几代子孙。清冷的花蕊,稀疏的枝条,低垂着形成枝干,将它从近旁的苍苔翠藓处移来栽种在盆中。不说有朝一日能在朝廷中发挥重大作用,只愿此生能在这简陋的瓦盆中生长。岁末之时我悠然地徘徊,梅与寒松、瘦竹这三位友伴都在,它们一起与我这简陋的柴门相伴。

赏析

这首诗以盆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态度。首联通过“罗浮”和“孤山”的典故,赋予梅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品质。颔联描写梅花的形态和生长环境,展现出其清冷、素雅的特点。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不图富贵、安于平凡的品质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淡泊名利的心境。尾联以岁暮时梅花与寒松、瘦竹共同陪伴,营造出一种清幽、高雅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用典自然,将梅花的品质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