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伯升萧慈谷二公化日同门有为邻媪称觞不至故末语及之
二老长斋共白头,一朝相挹去西游。
已传换骨藏诸洞,又说飞神上十洲。
卖药壶公今暂隐,开花殷七久难留。
疏狂却忆东方朔,只恋蟠桃不自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斋(cháng zhāi):终年吃素。
- 挹(yì):本意是舀,此处可理解为“离开”。
- 换骨:道教谓服食仙酒、金丹等使之化骨升仙。
- 诸洞:指众多的仙洞。
- 十洲:传说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壶公:传说中的仙人。
- 殷七:传说中的仙人,善种花。
翻译
两位老人长年吃斋直到白头,有一天相互携手离开了人世西游而去。 已经传说他们服下仙药化骨藏在诸多仙洞之中,又说他们的神魂飞升上了神仙居住的十洲。 卖药的壶公如今暂时隐匿,善种花的殷七也长久难以留住。 我这疏狂之人却想起了东方朔,只贪恋那蟠桃而不得自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陈伯升和萧慈谷二位老人而作。诗中通过描绘老人的离世以及对他们成仙的传说,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和神仙世界的想象。
首联描述了两位老人长年吃素,相伴至白头,却突然一同离世的情景,给人一种世事无常的感慨。颔联中“换骨藏诸洞”和“飞神上十洲”的传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反映出作者对他们的美好期望,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安息和升华。颈联以壶公和殷七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仙人的离去,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不可捉摸。尾联作者以东方朔自比,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某种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用典恰当,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