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桥梓(qiáo zǐ):《尚书大传》卷四:“伯禽与康叔见周公,三见而三笞之。康叔有骇色,谓伯禽曰:‘有商子者,贤人也。与子见之。’乃见商子而问焉。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木焉,名桥。’二三子往观之,见桥实高高然而上,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桥者,父道也。南山之阴有木焉,名梓。’二三子复往观焉,见梓实晋晋然而俯,反以告商子。商子曰:‘梓者,子道也。’”后因以“桥梓”比喻父子。
- 饫(yù):饱。
- 寿考:年高;长寿。
- 台莱杞李:《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台”“莱”“杞”“李”都是美好的植物,此处用来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
翻译
在什么地方这世间有如同两位仙人般的存在呢,那绚丽多彩的歌舞被写进了新的篇章。 宴席正值秋季,黄花略显消瘦,老人饱享春风,白发显得精神。 雨露滋润着千山,桥与梓相伴,闽江绵延万里,江水与天相连。 应当将长寿高年作为人的美好品德,去赞颂如台莱杞李般美好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特定人物的赞美和祝福。诗中用“两地仙”来形容所赞美的人,凸显出他们的非凡之处。通过描绘秋季的黄花、春风中的白发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富有季节感和生命气息的氛围。“雨露千山桥伴梓,闽江万里水连天”这两句则以壮阔的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的意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长寿和美好品德的祝愿,以及对美好人物的赞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