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示儿曹

曾闻墨向染丝悲,谁笑悲丝是老痴。 圣域奋然容易到,路头差却便难期。 梦中讲梦真成梦,非处求非盖补非。 丰蔀决开天日晓,羹墙亲切见尧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墨向染丝悲:比喻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如同白丝被染黑,令人感到悲哀。
  • 悲丝:指对染丝的悲哀,比喻对不良影响的忧虑。
  • 圣域:指高尚的道德境界或学问的深奥领域。
  • 路头差却:指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旦走错方向。
  • 梦中讲梦:比喻在迷惑中更加迷惑,无法自拔。
  • 非处求非:在不正确的地方寻求错误,比喻错误的行为或思想。
  • 丰蔀:指遮蔽光明的障碍。
  • 决开:指清除或突破。
  • 羹墙:比喻对先贤的怀念和敬仰。
  • 尧眉:指古代圣君尧的眉毛,这里比喻圣人的形象或道德标准。

翻译

曾听说白丝被染黑令人感到悲哀,谁会嘲笑这种悲哀是老人的愚痴呢? 高尚的道德境界看似容易达到,但一旦在人生的道路上走错方向,就难以预料后果。 在迷惑中更加迷惑,真是如同梦中讲梦,无法自拔; 在不正确的地方寻求错误,只会更加错误。 清除那些遮蔽光明的障碍,天空和太阳就会明亮起来; 对先贤的怀念和敬仰,让我们亲切地看到了圣人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思考和对道德追求的重视。诗中“墨向染丝悲”和“悲丝”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受到的不良影响,强调了正确选择的重要性。后文通过“梦中讲梦”和“非处求非”等表达,警示人们在迷惑和错误中要清醒和自省。最后,通过“丰蔀决开”和“羹墙亲切见尧眉”等句,表达了突破障碍、追求光明和敬仰先贤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张天赋

张天赋,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