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七十首
曾读海岳传,天地以为家。
岂羡人世荣,倏忽如蕣华。
三岛多奇峰,金银生异花。
不饮亦不食,但思餐云霞。
云霞结彩绣,文螭为轻车。
佐佑有玉女,婉娈成姻娅。
下视东陵生,空种青门瓜。
终身辞一侯,不解为丹砂。
丹砂信可学,仙路原非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岳传:指关于仙人或仙境的传说。
- 倏忽:迅速,极快。
- 蕣华:即朝菌,一种生命极短的植物。
- 三岛: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岛。
- 文螭:传说中的一种有文彩的龙。
- 婉娈:美好,柔顺。
- 姻娅:亲家和连襟,泛指姻亲。
- 东陵生:指东陵侯,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世俗的官职。
- 青门瓜:指东陵侯种的瓜,比喻世俗的富贵。
- 丹砂:即朱砂,古代用于炼丹的主要原料,这里指炼丹成仙的方法。
- 遐:远。
翻译
曾经读过关于海岳的传说,天地就是我的家。 我怎会羡慕人世间的荣华,它们转瞬即逝如同朝菌的花。 三座仙岛上有很多奇峰,金银之地生长着异样的花。 我不需要饮食,只想吞食云霞。 云霞织成彩绣,文彩的龙作为我的轻车。 有美丽的玉女陪伴,她们柔顺美好,成为了我的姻亲。 向下看那东陵侯,他空种着青门的瓜。 他终身只辞去一个侯位,却不懂得炼制丹砂。 丹砂确实可以学习,通往仙路原本并不遥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仙境图景,通过对海岳传说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轻视和对仙境生活的渴望。诗中“天地以为家”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岂羡人世荣”则透露出对尘世繁华的超然态度。后文通过对仙岛、云霞、玉女等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境,与世俗的东陵生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诗人追求仙道的决心和信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