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王南原宪副

· 张羽
相送曹门道,离情秪自怜。 西风吹汴水,南客问吴船。 佩剑明秋日,鸣笳入暮天。 遥知彩衣乐,犹及桂花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曹门道:指曹门外的道路,曹门是古代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个城门。
  • (zhī):只是。
  • 汴水:古代河流名,流经汴京。
  • 南客:指南方的旅客,这里指王南原。
  • 吴船:指江南的船只。
  • 佩剑:佩戴的剑,象征武士或官员的身份。
  • 明秋日:在明亮的秋日下。
  • 鸣笳:吹奏笳(一种古代乐器),常用于军中或送别场合。
  • 彩衣:指华丽的衣服,这里比喻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 桂花:秋天开花的植物,象征着季节和美好的时光。

翻译

在曹门外的道路上与你分别,离别的情感只有自己怜惜。 西风吹过汴水,南方的旅客询问着前往吴地的船只。 在明亮的秋日下,你佩戴着剑,吹奏笳声进入暮色之中。 遥想你回家穿着华丽的衣服享受天伦之乐,或许还能赶上桂花盛开之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南原在曹门外分别的情景,通过秋日、西风、汴水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离别氛围。诗中“佩剑明秋日,鸣笳入暮天”一句,既展现了友人的英勇形象,又增添了离别的庄重感。结尾的“遥知彩衣乐,犹及桂花前”则寄托了对友人归家后幸福生活的祝愿,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

张羽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