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远游雁宕山归,备述名胜;因为诗纪略,亦志余企望之怀也
名山繄慧业,遐览情亦怡。恭闻永嘉胜,拱揖乃失之!
吴子骨森秀,独往良所私;白袷被苍烟,短筇横指挥。
归来气色骄,岚光生须眉;磬折前问讯,抵掌登眺奇。
云根插万笏,一一攀青霓;梯霞转磴道,众妙来参差。
灵岩割元气,阴洞碍朝曦;岩中何所妙?万象迸崴蕤:林立丈人峰,高冠肃羽仪;
危岑古形容,箕踞各随宜。洞中何所妙?复道夹轩墀;
宛转石窦间,仿佛阴风吹。居然天地房,日月安敢窥!
更复扪浮屠,寂观豁天机;老僧相候门,为告山灵疑。
飞柯攒石栈,丛棘闷天池;所以回双屐,恒惧鬼神诒。
但见饮长虹,蜿蜒挂翠微;时或展湘帘,散作千珠玑。
闻言殊嚄唶,两腋出寒飔;岂无济胜具,而为尘鞅羁!
拍手问愚公,兹山讵可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繄 (yī):是,此。
- 慧业:指佛教中的智慧修行。
- 遐览:远望。
- 拱揖:拱手作揖,表示敬意。
- 骨森秀:形容人的骨骼清奇,有才华。
- 白袷 (jiá):白色的夹衣。
- 短筇 (qióng):短杖。
- 岚光:山间雾气反射的光。
- 磬折:弯腰如磬,表示恭敬。
- 云根:山石。
- 万笏 (hù):形容山峰如朝臣手中的笏板。
- 青霓:青色的云气。
- 梯霞:形容山道如梯,霞光映照。
- 磴道:石阶路。
- 灵岩:指雁宕山的灵岩。
- 元气:指天地自然之气。
- 阴洞:山洞。
- 朝曦:早晨的阳光。
- 崴蕤 (wēi ruí):繁盛的样子。
- 丈人峰:山峰名。
- 危岑:高峻的山峰。
- 箕踞:随意坐姿。
- 复道:重叠的道路。
- 轩墀:高大的台阶。
- 石窦:石洞。
- 阴风:冷风。
- 天地房:指山洞内天地相连的景象。
- 浮屠:佛塔。
- 天机:天意,天命。
- 飞柯:飞舞的树枝。
- 石栈:山间栈道。
- 丛棘:丛生的荆棘。
- 天池:高山上的湖泊。
- 双屐:双鞋。
- 鬼神诒 (dài):鬼神的欺骗。
- 饮长虹:形容瀑布如长虹饮涧。
- 蜿蜒:曲折延伸。
- 翠微:青翠的山色。
- 湘帘:湘绣的帘子。
- 珠玑:珍珠和玉石,比喻瀑布水珠。
- 嚄唶 (huò jiè):惊叹声。
- 寒飔 (sī):寒风。
- 济胜具:指有能力的工具或手段。
- 尘鞅:尘世的束缚。
- 愚公:《愚公移山》中的主人公。
翻译
名山与智慧修行相关,远望之情亦感愉悦。曾恭敬地听闻永嘉的胜景,却未能亲临其境! 吴子骨骼清奇,独自前往实在是私心所向;身着白色夹衣,被苍烟笼罩,手持短杖指挥着方向。 归来时气色骄人,山间雾气反射的光辉在须眉间闪烁;弯腰如磬,上前询问,登上高处,手舞足蹈地讲述奇景。 山石如万笏朝天,每一块都攀附着青色的云气;山道如梯,霞光映照,石阶路上,众多奇景参差不齐地呈现。 灵岩割断了天地自然之气,阴暗的山洞阻碍了早晨的阳光;岩中有什么奇妙之处?万象繁盛:林立的丈人峰,高冠肃立如羽仪; 高峻的山峰古朴的形态,随意坐姿各随其宜。洞中有什么奇妙之处?重叠的道路夹着高大的台阶; 宛转于石洞之间,仿佛有冷风吹过。竟然有天地相连的景象,日月也不敢窥视! 更可以抚摸佛塔,静观天意,豁然开朗;老僧在门口相候,告诉山灵的疑惑。 飞舞的树枝聚集在山间栈道,丛生的荆棘遮蔽了高山上的湖泊;因此返回时,总是害怕鬼神的欺骗。 只见瀑布如长虹饮涧,曲折延伸挂于青翠的山色之上;有时展开湘绣的帘子,散作千颗珍珠和玉石。 听闻这些,不禁发出惊叹,两腋间生出寒风;难道没有克服困难的工具,而是被尘世的束缚所羁绊! 拍手问愚公,这座山难道可以移动吗!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雁宕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名山的向往之情。通过吴子的游历经历,作者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尘世束缚的厌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云根插万笏”、“梯霞转磴道”等,展现了山景的雄伟与神秘。结尾处对愚公的提问,既是对名山不可移的肯定,也隐含了对人生困境的反思。

张煌言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为人刚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报国济民。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
清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岛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滃州行》、《闽南行》、《岛居八首》、《冬怀八首》等诗抒情言志,表现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尤其是《甲辰八月辞故里》二首及《放歌》、《绝命诗》,写于就义之前,饱含血泪,是传世之作。亦能文,较著名的有《北征录》、《上延平王书》、《奇零草序》等。今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