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诗十八首捧檄偶然作
吴国渺何处,江流万里长。
布帆渡瓜渚,青山障朱方。
飒动高天风,吹愁还故乡。
戍楼当落日,饥乌野田密。
徒御步不前,行李何萧瑟。
欲问淮南津,就饭水边驿。
敢效祈父言,胡转予于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捧檄:古代官员出行时手持的文书或命令。
- 吴国:古代国名,位于今江苏省南部。
- 瓜渚: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江中的小岛或沙洲。
- 朱方:古代地名,可能指红色的方向或地标。
- 飒动:形容风声。
- 戍楼:古代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 饥乌:饥饿的乌鸦。
- 徒御:徒步行走的随从。
- 行李:行旅中的物品。
- 祈父:古代官名,掌管祭祀。
- 恤:忧虑,担忧。
翻译
吴国的故土在何处,江水悠悠流淌万里长。 乘布帆渡过瓜渚,青山如屏障环绕朱方。 高空中风声飒飒,吹散了我的忧愁,似乎要带我回到故乡。 戍楼正对着落日,饥饿的乌鸦在野田中密集。 随从们步履艰难,行囊显得何等萧瑟。 想要询问淮南的渡口,去水边的驿站寻找食物。 怎敢效仿祈父的忧虑之言,为何让我陷入如此困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北游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吴国故土的追忆、江流青山的描绘,以及旅途中的艰辛和忧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困境的感慨。诗中“飒动高天风,吹愁还故乡”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细腻感受。
张元凯的其他作品
- 《 同赵敬甫京口游桃李园作 》 —— [ 明 ] 张元凯
- 《 逢王承父 》 —— [ 明 ] 张元凯
- 《 楞伽寺读书 》 —— [ 明 ] 张元凯
- 《 魏季朗贡入太学寄赠二首 》 —— [ 明 ] 张元凯
- 《 部饷至京引见皇极门时戊辰九月五日二首 》 —— [ 明 ] 张元凯
- 《 送原荆归田二首 》 —— [ 明 ] 张元凯
- 《 金陵山寺诗八首报恩寺 》 —— [ 明 ] 张元凯
- 《 元夕奉同吴兴潘中丞上蔡张参伯集鉴止堂 》 —— [ 明 ] 张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