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云寺分韵

· 张瑰
云廊钟动寺门开,驻马徐吟步绿苔。 自信浮生长是客,谁言明镜亦非台。 岩前伏虎先降锡,海上归僧晚渡杯。 何日重来方丈里,试将禅意问西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廊:指连接寺庙建筑的走廊,因其高耸入云,故称云廊。
  • 驻马:停下马匹。
  • 徐吟:慢慢地吟咏。
  • 浮生:佛教用语,指人生。
  • 明镜亦非台:出自佛教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指心性本空,非有实体。
  • 伏虎:佛教故事中的典故,指高僧以佛法降伏猛虎。
  • 降锡:锡杖,僧人所持的法器,降锡意指使用锡杖。
  • 渡杯:佛教故事中的典故,指僧人以杯渡水,象征佛法渡人。
  • 方丈:寺庙中住持的居所,也泛指寺庙。
  • 禅意:禅宗的意境和思想。

翻译

白云寺的云廊上钟声响起,寺门缓缓开启,我停下马匹,慢慢地吟咏着,踏着绿苔前行。我深信人生如浮云,总是漂泊不定,谁能说心性如明镜,却也不是实体。岩前有伏虎的传说,高僧以佛法降伏猛虎,海上归来的僧人,晚间以杯渡水,象征佛法渡人。何时我能再次来到这方丈之中,尝试将禅宗的意境和思想向西方的来客解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游白云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寺庙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禅宗意境的向往和对人生漂泊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佛教典故和象征,如“伏虎”、“渡杯”,增强了诗歌的宗教色彩和哲理深度。整体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张瑰

明广东番禺人,字德润。天顺元年进士。历任抚州、浔州、潼州知府,廉静公正,民多感之。 ► 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