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庆上人房

· 张羽
朱甍宝地绝尘埃,松下闲过步缘苔。 仙梵更从莲室度,佛香时到竹房来。 己知静者通禅观,重听高僧话劫灰。 寒榻不须灯照卧,夜深明月满池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甍(méng):红色的屋脊,形容建筑华丽。
  • 宝地:指佛寺,这里指庆上人所住的僧房。
  • 仙梵:指僧人诵经的声音。
  • 莲室:指佛寺中的禅房。
  • 佛香:指供佛用的香。
  • 竹房:竹子搭建的僧房。
  • 静者:指修行有成的高僧。
  • 禅观:禅定和观想,佛教修行方法。
  • 劫灰: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后留下的灰烬,比喻过去的痕迹。
  • 明月:明亮的月亮。

翻译

华丽的红色屋脊下,佛寺之地远离尘嚣,我悠闲地漫步在青苔覆盖的小径上。僧人诵经的声音从莲室中传来,佛香不时飘到竹制的僧房。我已知修行有成的高僧能通达禅定与观想,更愿意聆听他们谈论过去的痕迹。寒冷的床榻无需灯光照亮,深夜里,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池塘和平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庆上人僧房的宁静景象。诗中,“朱甍宝地”与“绝尘埃”形成对比,突出了僧房的清净与超脱。通过“仙梵”、“佛香”等意象,诗人传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禅理的领悟和对高僧智慧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渴望和对佛理的深刻理解。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