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诗二十一首清河即事

巨浸波涛岂易凭,每因沮洳见丘陵。 不堪井邑频移改,耐可河堤善溃崩。 淮水九秋仍未减,楚人三户竟无增。 艖符辗转王程急,愁绝孤舟风雨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巨浸:大水。
  • 沮洳:低湿之地。
  • 丘陵:小山。
  • 井邑:城镇。
  • 移改:变迁。
  • 耐可:宁可。
  • 溃崩:崩塌。
  • 淮水:指淮河。
  • 九秋:指秋季的第九个月,即深秋。
  • 楚人三户:指楚地的居民。
  • 无增:没有增加。
  • 艖符:古代官员出行的凭证。
  • 王程:指官员的行程。
  • 愁绝:极度忧愁。
  • 孤舟:孤单的小船。
  • 风雨凌:风雨侵袭。

翻译

大水波涛难以依靠,每每因低湿之地而显现出小山。 城镇频繁变迁,宁可见河堤善于崩塌。 淮河到了深秋水势仍未减退,楚地的居民数量竟然没有增加。 官员的凭证辗转,行程急迫,极度忧愁中孤单的小船在风雨中受侵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北游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巨浸波涛”与“沮洳丘陵”形成对比,表达了自然环境的险恶与变迁。后句通过“井邑移改”和“河堤溃崩”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自然的破坏。诗的结尾,以“艖符辗转”和“孤舟风雨凌”抒发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时局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