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武夷

羽节霓旌蔽紫氛,幔亭高宴武夷君。 虹桥一断青冥隔,天乐多传白昼闻。 岩挂玉机虚夜月,洞函金骨煖春云。 紫阳见说今犹在,拜乞刀圭傥汝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节霓旌:羽毛装饰的节杖和彩虹般的旌旗,形容神仙的仪仗。
  • 蔽紫氛:遮蔽了紫色的云气,紫氛指神仙居住的仙境中的云气。
  • 幔亭:用帐幕围成的亭子,这里指仙人宴会的场所。
  • 武夷君:传说中的武夷山山神。
  • 虹桥:彩虹般的桥梁,传说中连接仙境与人间的桥梁。
  • 青冥:天空。
  • 天乐:天上的音乐。
  • 玉机:玉制的织机,传说中仙女用来织云锦的工具。
  • 金骨:指仙人的骨骼,传说中仙人的骨骼呈金色。
  • 紫阳:指紫阳真人,道教中的神仙。
  • 刀圭:古代量药的器具,这里指仙药。

翻译

羽毛装饰的节杖和彩虹般的旌旗遮蔽了紫色的云气,幔亭中举行着盛大的宴会,武夷君在此高坐。 彩虹般的桥梁一旦断裂,天空便与人世隔绝,但天上的音乐仍能在白昼中传到人间。 岩壁上悬挂着玉制的织机,在夜月中显得空灵而神秘,洞中藏着仙人的金色骨骼,温暖如春云。 听说紫阳真人至今仍在,我虔诚地祈求能分得一些仙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武夷山的神秘仙境和神仙宴会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神仙生活的羡慕。诗中“羽节霓旌蔽紫氛”等句,以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结尾的“拜乞刀圭傥汝分”则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仙人的虔诚祈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