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昌

平生未踏南昌土,垂老经过驾使轺。 徐孺洲前花寂寂,滕王阁外草萧萧。 瑶台月堕鸾声杳,铁柱云生蜃气销。 独喜西山青似旧,升平犹得见新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垂老:接近老年。
  • 驾使轺:乘坐轻便的马车。
  • 徐孺洲:地名,位于南昌。
  •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的一座著名古建筑。
  • 萧萧:形容草木摇动的声音。
  • 瑶台:神话中的仙境。
  • 鸾声:鸾鸟的叫声,象征吉祥。
  • 铁柱:指南昌的铁柱宫。
  • 蜃气:海市蜃楼,这里指幻象消失。
  • 升平:太平盛世。
  • 新朝:新的朝代。

翻译

我一生未曾踏上过南昌的土地,直到老年才乘坐轻车经过。徐孺洲前的花儿静静地开放,滕王阁外的草丛在风中摇曳。仙境中的月亮落下,鸾鸟的叫声也消失了;铁柱宫的云雾升起,海市蜃楼的幻象也消散了。唯独西山的青翠依旧,我庆幸在太平盛世中还能见到新的朝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晚年首次访问南昌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徐孺洲、滕王阁等南昌地标的描写,展现了南昌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后两句通过对瑶台、铁柱的描绘,隐喻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远去。结尾的“独喜西山青似旧,升平犹得见新朝”则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和新朝代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旧日景象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感悟。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