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美夏木图
董元夏木不复见,俗本纷纷何足观。
陈郎笔力能扛鼎,写此千章生昼寒。
阴森似有神灵会,偃蹇直作蛟螭蟠。
天鸡晓鸣清籁发,木客夜度云旂翻。
林下文人行杖藜,石根叶落失旧蹊。
孤童幞被向谁宿,山风萧萧日薄西。
商岩紫芝自可食,武陵桃花原易迷。
人间澒洞不可处,莫畏虎啸并猿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董元:指董源,五代南唐画家,擅长山水画。
- 扛鼎:比喻笔力雄健。
- 蛟螭蟠:蛟龙盘曲。蛟螭(jiāo chī),古代传说中的龙类生物。
- 天鸡:神话中的鸟名,传说中的神鸟。
- 清籁:清脆的声响。
- 木客:传说中的山林精灵。
- 云旂:云旗,形容云彩飘动如旗帜。
- 文人:指文人雅士。
- 杖藜:拄着藜杖,形容文人行走的样子。
- 孤童:孤儿。
- 幞被:被褥。
- 商岩:商山,在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传说中紫芝生长的地方。
- 紫芝:一种珍贵的菌类,传说中可以延年益寿。
- 武陵桃花: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象征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澒洞:广阔无垠。
翻译
董源的夏日树木画作已不复见,市面上那些俗气的版本实在不值得一看。陈郎的笔力雄健,能扛起大鼎,画出这千棵树木,让人感觉白昼都变得寒冷。这些树木阴森森的,仿佛有神灵在其中聚会,它们盘曲如蛟龙,直冲云霄。天鸡的啼鸣带来清脆的声响,木客在夜间穿梭,云彩如旗帜般翻卷。林中的文人拄着藜杖行走,石根处的落叶掩盖了旧日的路径。孤儿带着被褥,不知该向何处投宿,山风萧萧,太阳渐渐西沉。商山的紫芝自然可以食用,但武陵的桃花源却容易让人迷失方向。人间广阔无垠,不可久留,不要害怕虎啸和猿啼。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陈仲美的画技,将其与古代名家董源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画作的极高评价。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画中夏日树木的生动景象,以及画作所带来的深远意境。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