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 张羽
戚戚多忧思,悠悠悲夜长。 摄衣坐窗间,仰睇明月光。 明月有盈亏,轨度岂无常。 南箕与北斗,万古不更张。 人事有大谬,天道信茫茫。 泠泠山下泉,汨汨谷中源。 中有双鲤鱼,浮游戏波澜。 江汉岂不深,欲往道无缘。 风云谅难遇,栖栖守故渊。 但恐勺水枯,终为渔者怜。 感此令人悲,置身良独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戚戚:忧愁的样子。
  • 悠悠:长久。
  • 摄衣:整理衣服。
  • (dì):斜视,这里指仰望。
  • 盈亏:圆满与缺失。
  • 轨度:规律,法则。
  • 南箕:星宿名,即箕宿。
  • 北斗:北斗七星。
  • 更张:改变,变动。
  • 大谬:大错。
  • 天道:自然的规律。
  • :确实。
  • 茫茫:模糊不清。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水声清脆。
  • 汨汨(gǔ gǔ):水流动的声音。
  • 双鲤鱼:成对的鲤鱼,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或情侣。
  •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 故渊:原来的深水。
  • 勺水:少量的水。

翻译

忧愁多思,夜长悲伤。整理衣裳坐在窗边,仰望明月的光芒。月亮有圆有缺,自然法则岂能不变。南箕星与北斗星,万古不变。人间事常有大错,天道确实模糊不清。山下泉水清脆,谷中水源汨汨流动。水中有对鲤鱼,浮游在波澜中嬉戏。江汉虽深,却无法前往,因为道路不通。风云难以遇见,只能忙碌不安地守在原来的深水。只怕那少量的水干涸,最终被渔夫所怜悯。因此令人悲伤,置身其中实在艰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诗中,诗人通过对比明月的盈亏、星宿的恒定与人事的错谬,抒发了对天道茫茫、人生难测的无奈。山泉、鲤鱼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之恒常反衬人事之无常,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意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感慨。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