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孝廉读书天屏山

· 张羽
秋空雨洗千芙蓉,霜树绕谷攒青红。 嗟我欲游不可得,子往毕业兹山中。 念子出身自纨绮,秀如青松茁蒿蓬。 十年奔走铩毛翮,黄金散尽家已空。 怀中一经不敢弃,舍此将恐为昏聋。 束书上堂告父母,云深独往无仆僮。 林僧谷叟颇惊客,粗茶粝饭意甚忠。 身闲昼静百事绝,经史左右相研攻。 径须跨海踏鲸背,且莫琐屑笺鱼虫。 车良路端期不止,跬步自可升华嵩。 学成静俟时自至,譬彼力穑遭年丰。 朝廷悬爵待奇隽,掇取五鼎荣三公。 古来孝弟神所相,未必使子羸其躬。 蹇予少学壮愈惰,聪明日损鬓已翁。 世间有书未尽读,安得返老还为童。 跛鳖那由追騄耳,赠子以策情何穷。 倘有新知远相教,为我缄寄东飞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iē):叹息。
  • 纨绮 (wán q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zhuó):生长。
  • 蒿蓬 (hāo péng):杂草。
  • 铩毛翮 (shā máo hé):比喻遭受挫折。
  • 一经 (yī jīng):指儒家经典。
  • 昏聋 (hūn lóng):愚昧无知。
  • 粝饭 (lì fàn):粗糙的饭食。
  • 研攻 (yán gōng):钻研。
  • 径须 (jìng xū):直须,必须。
  • 琐屑 (suǒ xiè):琐碎。
  • 笺鱼虫 (jiān yú chóng):指琐碎的学问。
  • 跬步 (kuǐ bù):半步,比喻很小的进步,这里指不断努力。
  • 力穑 (lì sè):努力耕作。
  • 奇隽 (qí jùn):杰出的人才。
  • 掇取 (duō qǔ):取得。
  • 五鼎 (wǔ dǐng):古代贵族的礼器,比喻高官厚禄。
  • 三公 (sān gōng):古代官职,指最高级别的官员。
  • 孝弟 (xiào t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 羸其躬 (léi qí gōng):使自己瘦弱。
  • 鬓已翁 (bìn yǐ wēng):指头发已经花白,年纪已老。
  • 跛鳖 (bǒ biē):瘸腿的鳖,比喻行走困难。
  • 騄耳 (lù ěr):古代良马名。
  • 缄寄 (jiān jì):封寄。

翻译

秋天的天空下,雨水洗净了千朵芙蓉,霜冻的树木环绕着山谷,青红交错。我叹息自己无法前往游览,而你却要去那里完成学业。想到你出身富贵,却如青松般在杂草中挺立。十年的奔波让你遭受挫折,黄金散尽,家境已空。你怀中的儒家经典不敢丢弃,否则你将变得愚昧无知。你带着书本上堂告诉父母,独自一人深入云雾之中,没有仆人陪伴。山林中的僧人和山谷里的老人对客人颇为惊讶,但他们的粗茶淡饭却显示出极大的诚意。你身闲心静,百事不扰,专心致志地钻研经史。你必须跨越大海,踏上鲸鱼的背脊,不要拘泥于琐碎的学问。你的车马优良,路途平坦,期望你不断前行,即使是一小步,也能升华到华山嵩山的高度。学成之后,静静等待时机的到来,就像努力耕作后遇到丰收年。朝廷悬赏等待杰出的人才,取得高官厚禄,荣耀三公。自古以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神灵也会相助,未必会让你身体瘦弱。我年轻时学习,年老后更加懒惰,聪明才智日渐减退,头发已经花白。世间还有未读完的书,怎能返老还童。瘸腿的鳖怎能追赶良马,我只能用这番话来表达我的情感。如果有新知愿意教导你,请为我封寄一封向东飞去的信。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张羽送别沈孝廉去天屏山读书的作品。诗中,张羽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沈孝廉的羡慕与祝福。他赞扬沈孝廉出身富贵却能坚守学问,不畏艰难,独自前往深山求学。诗中“径须跨海踏鲸背,且莫琐屑笺鱼虫”一句,鼓励沈孝廉要有远大的志向,不要拘泥于琐碎的学问。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也反映了自己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