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

北来群山亦已无,旷望元气春模糊。 云低不断沧海去,树远欲尽青天俱。 何人胸吞九云梦,尚恨水有三蓬壶。 巨灵不为镵叠嶂,长使诗人心郁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旷望:远望。
  • 元气:指自然界的生机和活力。
  • 模糊:不清晰,朦胧。
  • 沧海:大海。
  • 青天俱:与青天相连。
  • 九云梦:比喻广阔的胸怀或远大的志向。
  • 蓬壶: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遥远的地方。
  • 镵叠嶂:镵(chán),用刀刻;叠嶂,重叠的山峰。这里指巨灵神刻画山峰。
  • 郁纡:心情郁闷不舒。

翻译

北来的群山已经不见,远望之下,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显得朦胧不清。云层低垂,似乎要不断地向大海延伸,树木高耸,仿佛要触及青天。有谁的心胸能容纳九个云梦般广阔的志向,却还遗憾水域中有三座遥远的蓬壶仙山。巨灵神没有刻画出重叠的山峰,这使得诗人的心情始终感到郁闷不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平原上远望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志向。诗中“云低不断沧海去,树远欲尽青天俱”以壮阔的笔触勾勒出云海相连、树木参天的壮丽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抒发了诗人对未能实现的远大志向的遗憾,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郁闷。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深沉的情感。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