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兵行
注释
- 鲸鲵:比喻凶恶的敌人。
- 尾闾:古代传说中海水所归之处。
- 鼋鼍:大鳖和鳄鱼。
- 海峤:海边山岭。
- 糇囊:干粮袋。
- 革縢:皮绳。
- 釜甑:古代炊煮器。
翻译
凶恶的敌人从海水归处出现,大鳖和鳄鱼在海边山岭鸣叫。雨水过多使得山鬼啼哭,风声凄凉仿佛木精在呼啸。肃杀之气直冲青霄,白日也昏暗无光。一群群三五个人,佩戴着火铳横着剑鞘。军帽小小的筒状很圆,又有束发的帛带双股缠绕。靴子的袖子紧紧束着身体,有时长衣服会垂落。他们面色黝黑又低贱愚蠢,裸露着身体露出两个孔窍。呜呜的声音满了街道,醉醺醺地一阵狂叫。这些是东洋人,只觉得他们兵威显耀。当他们整队行军时,兵气严肃而没有声音。只听见马蹄铁的声音,“郭郭”地或重或轻地传来。背上背着一个干粮袋,腰间缠着一根皮绳。木头箱子装着炮弹,稻草覆盖着炊煮器。炮车转动着到来,震地时轰轰作响。前进后退没有金鼓之声,指挥也不是依靠旗帜。他们赶着鹅又牵着牛,在路上掠夺祭祀用的牲畜。进入市场索要百姓的房舍,进入房屋弄坏门闩。偶尔闯入百姓人家,双手拿得满满的。大的就盗取箱子柜子,小的连酒杯瓶子也不放过。俘获和杀戮并非国王的本意,是将领违背了章程。台湾民众不堪其扰,有的人想着宁愿归属英国。英国人岂是我们同类,反而比倭人更恶劣。倭人到处都是,黄色头发白色皮肤。在海岛居住有女人,相貌接近中华的美丽。她们的照片在图中,纤细的手指裹着白丝。士兵随身携带,戏谑地想要配对汉子。前朝有来往的时候,最尊敬中华的士人。现在国家势力衰落,侮辱我们从此开始。这祸根是谁养成的,依稀是李鸿章之类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洋兵的丑恶行径和他们给台湾民众带来的苦难与骚扰。诗中通过对洋兵的外貌、装备、行为以及对百姓的侵害等多方面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蛮横与霸道。如对洋兵外貌和衣着的描写凸显其奇特模样,而他们欺压百姓、抢掠财物的行为则揭示了其残暴本质。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民众不堪其扰,甚至产生其他想法,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无奈。最后指出祸根的由来,表达了对当时局势和相关人物的批判与反思。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悲愤,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