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花

麝香眠后露檀匀,绣在罗衣色未真。 斜倚细丛如有恨,冷摇数朵欲无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麝香:指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麝(shè)。
  • :浅红色。

翻译

石竹花犹如在麝香气息入眠之后均匀地沾染了露滴,其颜色绣在罗衣之上显得并不那么真切。它斜靠着纤细的花丛好似怀着愁恨,在寒风中摇动着几朵仿佛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石竹花的细腻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其独特的姿态和神韵。诗人用“麝香眠后”来形容石竹花带着独特的香气和韵味,“色未真”则突出其颜色之特别。“斜倚如有恨”“冷摇欲无春”两句赋予石竹花拟人化的情感和动作,写出了它似乎带着某种幽怨和清冷的气质,展示出王安石独特的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幽深,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美学氛围。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