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
略:大致,差不多。据《汉书·贾谊传》载,当时贾谊提出的更定法令等建议,最后多为文帝所采纳。故班固谓:“谊之所陈,略施行矣。”
君王:指汉文帝刘桓(公元前179年-公园前157年在位)。
薄:轻视、亏待。班固《汉书·贾谊传》:“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
爵位:官爵和职位。
废:弃置、废弃。
何啻:何止。啻,仅、止。
公卿:达官贵人。
序
《贾生》是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诗,这首诗与李商隐的《贾生》不同,李商隐的《贾生》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他讽刺文帝悼贾生,但是王安石却赞文帝褒贾生。这是因为王安石受到宋神宗的殊遇,依托他推行新法,他也就有了新的体验,认为贾谊只是遭到周勃、灌婴等人的谗毁而未能如愿以偿而已。他们根据各自的思想对同一人物发表独特的见解,前者欲抑先扬,以古讽今,笔锋犀利而含蓄,后者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贾生:指贾谊(公元前 200 年~公元前 168 年),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
翻译
贾谊那些一时的谋议略已施行,谁说汉元帝轻视贾谊呢。爵位虽然高但他的言论都被废弃,自古以来何止是万千公卿。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贾谊的一种评价和感慨。诗的前两句说贾谊的谋略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实施,并不存在君王轻视他的情况。后两句指出尽管贾谊爵位较高,但他的言论最终还是被废弃,由此感慨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公卿也是如此。这反映出王安石对人才被忽视和埋没的一种惋惜,同时也隐含着对于世事的洞察和思考。整首诗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明快,表达了作者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