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屏歌谢遁泽
所属合集
注释
- 揆(kuí):揣测。
- 磊落:形容胸怀坦荡。
- 紫阳:指朱熹,朱熹别称紫阳先生。
- 缘督:指遵循中道。
- 瘖(yīn):同“喑”,哑。
翻译
喜好古物博雅的遁泽,往年曾赠我墨画柏树。今年揣测到我初次面临的年龄,又再次持赠给我竹石屏风。柏树用来祝我长寿,竹子用来使我内心坚定。长歌短歌先后发出,书房每晚都生出光亮。你的才华本来就坦荡,为何对我这般喜爱独特又深厚。这石头不知出自何地,来自紫阳夫子的门庭。紫阳依照中道两次传授,说是应当永远当作传家珍宝。所珍视的又有比这更大的,余下的光辉托付映照却不是那个人。按照我所希望的紫阳学说,让我生来就作石笋的子孙。石笋本来就应该有石竹,笋和竹是在同一根上生成。当时竹子上有岁寒的诗句,先辈们难以欣赏却流传到如今。去年忽然得到紫阳的岁寒字样,如同约定一样和屏风石头来结盟。早晚收身面对这两种奇妙,仿佛恭敬侍奉在沧州的竹林,寄托事物敬慕遵守道义保全幽深坚贞。如果没有可敬畏的朋友相互勉励,怎能有准则来打磨琢磨规诫。诗句中的高雅意趣已令人佩服,石中长有竹子谁又能评判。欧阳修、梅尧臣、苏轼、范仲淹等六位君子,卓越的见识雄辩之才万人称赞。珠玉、犀角、朱砂、美玉也相似,但仿佛没有得到这道理的真谛。只怪我生来已晚,想要说话口已哑。大自然的创造发育固然难以猜测,曾听说古代有刚柔的分别。柔软的土地既然能生发万物的生气,刚硬的土地所以蕴含万物的阴精。人们所看见的自然有限,熟悉认识万物都美妙凝聚。这不是物体的影子,真是竹子的形状。遗留的梢头和坠落的叶子堆积在土地上,土地变成石头竹子自然留存。生物不随着凝结变化,请看琥珀和水晶。我怀疑这石头生成在渭水之滨,土石变化每年一层。每年每层都应呈现万种形状,简直想要完全打磨翠碧的石壁铺开当作千亩大帐。
赏析
这首诗围绕遁泽赠给作者的竹石屏展开,既表达了对遁泽情谊的珍视以及对其才华的赞赏,又体现了作者对竹石所蕴含的品质和寓意的感悟。诗中提到了许多文化名人,强调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对石头的来历、变化以及所象征的意义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描绘和探讨,展现出作者对自然、文化、哲理等多方面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丰富,意象众多,颇有韵味和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