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曲二首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捍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女,晋时避司马昭讳而改称明君,后人又称之为明妃。
  • 毡车:以毛毡为篷的车子。
  • 百两:即一百辆车。
  • 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
  • 捍拨:弹奏琵琶用的拨子。

翻译

明妃当初嫁给胡人的时候,陪嫁的车子有上百辆且都是西域的少女。她满含感情想要诉说却独独找不到地方,只能通过弹奏琵琶来表达自己内心知晓的情感。她那如同春风般的纤手调拨着黄金制成的捍拨,弹起琵琶看着飞翔的鸿雁劝胡人饮酒。汉宫的侍女暗自垂泪,沙滩上的行人却频频回首。汉室的恩情自然是浅薄而胡人的情意自是深厚,人生的快乐在于相互知心。可怜那青冢已经荒芜埋没,却还有悲哀的弦音流传至今。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昭君出塞后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明妃的孤独与哀怨,如“含情欲说独无处”,表现出她在异乡的寂寞。“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明妃的无奈与凄凉。“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一句,对王昭君的命运发出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人情冷暖。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生动,生动地刻画出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展现了王安石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