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 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 我若真是我,祗合长如此。 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 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祗(zhī)合:只应该。

翻译

我曾经是牛马,看见草和豆就欢喜。又曾经是女人,欢喜看见男子。我如果真的就是我,只应该一直这样。如果喜好和厌恶不固定,就应该知道是被外物所驱使。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不要把外物认作自己。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王安石对自我和外物关系的思考。以生动的比喻,如曾经身为牛马对草豆的欢喜、身为女人对男子的欢喜,来探讨人是否真正能认知自我。强调不应被不断变化的喜好及外界事物所左右和驱使,而是要有坚定的自我认知,保持大丈夫的本色和独立,不被外在的物所迷惑与左右,颇具哲学意味,展现了王安石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