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携僧: 带领着僧人
- 西路: 村庄的西边道路
- 日晏: 天色已晚
- 昧所投: 不知何处投宿
- 循河: 沿着河边走
- 积谷: 积存的粮食
- 一饱觉易谋: 吃饱后觉得事情变得简单了
- 稚子: 幼小的孩子
- 桉: 餐具,古代的一种木制托盘
- 咄嗟: 快速的样子,形容食物很快准备好
- 盘羞: 盘中的菜肴
- 新粳: 新收割的小米
- 旨且柔: 味道鲜美且软烂
- 秀岩: 可能是地名,风景秀丽的岩石
- 秣蹇: 饲养马匹,这里指喂马
- 少留: 留下少许时间
- 捧腹笑相语: 笑得肚子疼地交谈
- 果然: 实际上,确实
翻译
带着一位僧人走在村子的西路上,天色已晚,还不知道该去何处投宿。沿着河边寻找那些堆积的谷物,吃饱后觉得一切问题都变得容易解决。孩子们迅速端出托盘,眨眼间就摆满了美味的菜肴。米饭散发着新稻的香气,烹饪的蔬菜既鲜美又柔软。傍晚时分,我们从秀美的山岩旁归来,喂马时稍微停留了一会儿。大家笑着交谈,彼此满足,确实没有什么更多的需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僧人行至杨德逢庄的经历,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如寻找食物、孩子的热情款待和简单的晚餐,展现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满足。诗中的“一饱觉易谋”表达了困境中饱餐一顿带来的精神舒缓,而“暮从秀岩归,秣蹇得少留”则展示了自然风光的美好和生活的闲适。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作者对简朴生活和人情温暖的深深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