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

谢公陈迹自难追,山月淮云祗往时。 一去可怜终不返,暮年垂泪对桓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谢公:指谢安,东晋政治家、名士。
  • 陈迹:过去的事迹、旧迹。
  • **(zhī )**:同“只”,仅仅,只是 。
  • 可怜:可惜。
  • 桓伊:东晋时期将领、音乐家,他与谢安交好。

翻译

谢安往昔的事迹已然难以追及,那山中的明月、淮河上空的云朵,都只如过往之时。可惜他这一去最终再也没有回来,到了暮年只能流着泪面对桓伊。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缅怀东晋名相谢安之作。首句“谢公陈迹自难追”,直接表达出对谢安事迹难以追寻的感慨,流露出诗人对谢安这位前辈的深深敬仰与叹惋。“山月淮云祗往时”一句,借助山月、淮云这些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悠远、空灵且略带惆怅的氛围,暗示时光已逝,谢安所处的那个时代一去不返。“一去可怜终不返”直白地抒发谢安已逝、不可复回的惋惜之情。末句“暮年垂泪对桓伊”,描绘出谢安暮年垂泪面对桓伊的画面,既写出了谢安暮年的落寞凄凉,也从侧面暗示出他一生的诸多无奈与坎坷。整首诗情感深沉真挚,通过对谢安的追思,蕴含着诗人自身对人生、历史的思考。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