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感

居台初祖溯前明,二百馀年隶圣清。 九叶孙枝备族谱,三迁母教起儒声。 郑祠马庙邻观舍,旧社新昌纪祖茔。 无限秋霜春露感,耳边况有鹧鸪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溯(sù):逆流而上,这里引申为追溯。意思是回顾、追寻过去的事情或源头。
  • 圣清:对清朝的尊称。在封建社会人们常用这类词汇来表达对当朝政权的尊崇。
  • 九叶孙枝:九代子孙。叶可理解为世、代;孙枝指子孙后代。
  • 三迁母教:用孟母三迁的典故,指母亲重视教育,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其在学业和品德方面取得进步。
  • 郑祠马庙:“郑祠”指祭祀郑成功的祠堂 ;“马庙”未明确具体所指,可能是供奉某位姓马的人物或与马有关信仰的庙宇。
  • 旧社新昌:旧有的社团(或村落)和新建的昌盛之地等意思,具体含义需结合地方文化,这里可能与家族发展中的一些地域有联系。
  • 祖茔:祖坟。

翻译

追溯我们家族居住在台湾的最初祖先,那是在明朝的时候,此后二百多年一直归属清朝统治。我们家族历经九代,子孙众多都记录在族谱之中,得益于母亲重视教育像孟母三迁一样教导有方,在乡里兴起了读书的好名声。郑氏祠堂和马庙就在我居所附近,先辈们在旧的社邑和新建成昌盛之地都为祖坟做好了标记。每当春秋之时,心中涌起无限的对祖先的怀念情感,更何况耳边还传来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的凄切叫声呢!

赏析

这首诗饱含着诗人深沉的家族情感与对故乡的眷恋。开篇两句通过追溯家族在台发展历史,写出了时间的漫长和家族传承脉络。 “九叶孙枝备族谱”强调家族人丁兴旺、根脉相承,“三迁母教起儒声”体现了家族重视教育、文风昌盛的优良传统。“郑祠马庙”与 “旧社新昌”两句不仅描绘了周围具体的人文环境,更通过对这些地点的提及,展现出家族与地方的紧密联系以及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的踪迹。结尾处的“秋霜春露感”直白地抒发了对祖先的追思之情,而“鹧鸪鸣”更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惆怅与哀愁,鹧鸪叫声在传统文化里常带有哀伤、哀怨的意味,加重了全诗的感性色彩,使读者能深切体会到诗人对家族历史及故乡深沉复杂的情感。

许南英

许南英

许南英,两度来台。期间与南社、瀛社、桃社、竹社、栎社等诸多诗友往返。民国二年(1913)厦门鼓浪屿菽庄花园建成,林尔嘉广邀诗文同好组「菽庄吟社」,许南英亦常参与盛会。现存《窥园留草》包括「窥园诗」、「窥园词」。诗集按时间排列,甲申以前(光绪十年,1884)之少作亦收录。兹以1933年北京和济印书馆之原刊本为底本,参照1962年台银本编校。 ► 1107篇诗文